商州文化协会 [加入收藏]
商州民间文化
当前位置: 主页 > 乡土杂谈 >

郭茂生,一个让商洛改天换地的人

时间:2023-08-26 09:48来源:原创 作者:杨建国等 点击:
郭茂生,一个让商洛改天换地的人 (图片为编辑另加) 编者按:郭茂生(1911年4月26日1996年12月24日),男,山西省定襄县人,年轻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逐步成长为一名成熟的革
郭茂生,一个让商洛改天换地的人


(图片为编辑另加)

 
       ——编者按:郭茂生(1911年4月26日—1996年12月24日),男,山西省定襄县人,年轻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逐步成长为一名成熟的革命干部,驰名晋察冀边区。抗战胜利后,先后参加了解放定襄、平定、商南、柞水、丹凤、商县等地的革命活动。1949年6月任中共商县县委书记。1950年初,郭茂生调到商洛地委工作,先后任地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统战部部长、商洛专署副专员等职。1954年至1967年,在任商洛专署专员期间,与地委书记王杰积极发展核桃,一时传为佳话。在他身上既有政治家的坚定信仰,革命家的豪情壮志,又有实干家的过硬作风。
革命先锋
       郭茂生,原名郭八茂,曾用名郭士翀,1911年4月26日生于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一区杨房乡西邢村一个商儒之家。“九一八”事变后,踊跃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33年中学毕业后在本村小学教书,后任校长。1936年12月加入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定襄县在抗战时期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西南前线的重要门户,作为边区通往延安的交通要道和产粮大区,是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1938年春,组织安排郭茂生担任定襄一区副区长,1941年担任区长。当时,日、伪、顽反动势力狼狈为奸,气焰嚣张。日军在全县建立了19个据点,实行“三光”政策和“囚笼”政策。面对敌人的疯狂举动,郭茂生和区委书记赵南智领导一区民兵和基干队员破坏铁路、挖埋地雷、抓汉奸、打日寇,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在艰难危险的战争岁月中,面对同志们不断牺牲的沉重打击和叛徒投敌告密的复杂形势,他志如磐石,勇往直前,坚信抗战必胜,并让年仅14岁的大儿子郭通喜参加了八路军。妻子带着二儿子通福、小儿子通安一边躲避敌人的抓捕,一边坚持给游击队传递情报。郭茂生常对干部和群众说:“我们现在好比冬天,天寒地冻,又饿又冷;冬天过去了,光明就在前面,太阳很快就会升起。”在定襄一区,当时流传着一句民谣:“八茂打游击,睡在高粱地。个大被子小,狼把脚咬了。”
       1942年夏,郭茂生根据上级指示,在定襄一区建立了9个“平行党支部”,即一个村设两个支部,其中一个如遭受破坏,另一个支部仍可坚持工作。党组织的恢复使群众有了主心骨,逐步扭转了抗日斗争的被动局面。1943年春,郭茂生和区委书记齐寿良成功领导了一区的抢粮斗争,经过浴血奋战,从敌人手中夺回粮食10万多斤,鼓舞了群众的抗日斗志。1944年2月,郭茂生被任命为一区区委书记。在这年7月攻打定襄城的战斗中,郭茂生提前侦察,将县城敌军部署绘成草图送交县委,组织民兵秘密造好登城云梯。由于准备充分,攻城战斗大获全胜,活捉了伪县长王云浩,击毙日伪军50余人。战斗中,郭茂生率队攻占了伪合作社,缴获了大批物资。
       1945年9月,组织安排郭茂生任定襄县县长。日寇投降后,阎锡山抢占了定襄城,疯狂捕杀革命干部和民兵。为扭转革命局面,郭茂生带领干部深入各区开展工作,很快恢复了遭破坏的第二区区委和14个村党支部,加强了20个邻敌村庄党支部的领导力量,建立整顿了119个民兵游击小组。1947年9月,郭茂生和县委书记郭文秀组织民兵配合解放军一举消灭了定襄县保安警察大队,解放了定襄县全境。1947年12月,郭茂生赴山西平定县继续领导革命活动。
情系商洛
       1948年5月,郭茂生响应上级抽调地方干部南下支援中南地区的号召,出任晋察冀南下干部总队第二大队四中队队长,由盂县出发,历时5个月,徒步转战4个省,行程2500多里,到达湖北郧县后,被分到商洛工作。
       1948年10月,郭茂生任商南县委书记,领导了商南的解放斗争。1948年11月底,郭茂生率领独立五团二营进驻柞水县城,参加了柞水剿匪、镇反斗争。1949年3月,陕南二分区为解放全商洛,进行西进战斗。郭茂生随独立五团参加了竹林关歼敌战斗和解放龙驹寨战斗。1949年6月,中共商洛地委在商南赵川宣布成立中共商县委员会,郭茂生任书记,率队北上,7月12日,商县解放。在商县工作期间,他一面发动和带领干部广泛宣传党的各项政策法令,安定群众情绪,恢复和发展生产,一面组织地方民兵和群众大力剿匪、肃特,全力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同时抓紧建立健全党的各级组织和发展党员。
       从1948年10月到1950年1月,郭茂生转战商洛一年多时间,立下了可歌可泣的丰功伟绩。1950年初,郭茂生调到商洛地委工作,先后任地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统战部部长、商洛专署副专员等职。解放初期,百废待兴。郭茂生带领干部和群众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有力推动了商洛专区建党、建政、清匪反霸、土改、镇反、抗美援朝、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等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1954年,郭茂生任商洛专署专员,一直到“文革”初期。在任期间,他积极指导全区兴办农业生产合作社,推广定额计酬责任制,普及农业先进技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努力发展山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1956年,郭茂生和时任商洛地委书记王杰等领导,回顾总结开荒种粮,单一抓粮食生产,造成水土流失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林牧生产和土特产品的工作主张。为了确定主攻产业方向,郭茂生和王杰深入镇安、柞水等县进行调研,广泛听取意见,最终形成了大力种植核桃的共识。1957年9月,商洛地委、专署向全区发出了“每户种一升核桃”的号召。当年秋天,全区31万农户种植核桃33.68万升,超额完成户均一升的任务。同时,许多乡村还因地制宜地种植了板栗、油桐、柿子、山萸等经济树种,为群众致富打下了一定基础。
       商洛每户种一升核桃的做法,受到省委、西北局和中央领导同志的赞誉。1957年11月5日,《陕西日报》发表社论给予肯定。1958年1月,中央在广西南宁召开有11个省市领导参加的工作会议,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张德生在会上汇报和介绍了商洛的做法,引起毛泽东主席高度重视。1月31日,毛泽东主席提出《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第58条写道:“陕西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这个经验值得各地研究。……将这个经验推广到种植果木、桑、柞、茶、漆、油料等经济林木方面去。”2月19日,中央将《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转发全党。2月26日,省委发文号召全省学习商洛每户种一升核桃的做法。同年9月13日至20日,国家林业部在商洛商县、丹凤召开了全国核桃生产现场会,着力推广商洛种核桃的经验。1974年11月,林业部又在洛南县召开了全国出口核桃生产现场会。因为商洛核桃在全国出了名,后来一些商洛籍在外工作的老同志见了王杰和郭茂生,就亲切地称他俩为“核桃书记”“核桃专员”。    
       郭茂生从1948年踏入商洛,到1978年赴省任职,在商洛工作了30年。他热爱商洛的一山一水,把商洛视为第二故乡。时光荏苒,商洛人民忘不了他的赫赫战功,更忘不了他在专员任上埋头苦干15年的辛苦。经过近60年的发展培育,特别是矮化核桃的普遍推广,我市核桃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增长了成十倍,成为闻名全国的“核桃之乡”。
风范永存
       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1967年初,郭茂生被隔离审查,随后受到许多人身迫害。1969年上级落实干部政策,才给他重新安排了工作。“十年动乱”结束后,国家又迎来了宁静和希望。1978年5月,郭茂生调任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任副局长、党组副书记,直至1982年离休。在此期间,郭茂生为加速全省农业机械化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1996年12月24日,郭茂生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85岁。
       郭茂生爱憎分明,心胸宽广,注重实践锻炼,逐步成长为党政军全才。他热爱群众,平易近人,重实干,轻名利,不空谈,很少在人前提说自己的光荣历史和显耀功绩。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尽职尽责,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文革”中后期,他在地区革委会生产组担任副组长,组里的同志说他资格最老,职务最低,他听了说道:“不住牛棚,能继续工作就不错了。”他廉洁奉公、坚持原则,在工作过的地方有口皆碑,身居领导岗位60年,从不乱花国家一分钱,从不用公款请客送礼,经常叮嘱妻子和孩子不得借他的名义办私事、收礼品。即使在“文革”中被关“牛棚”,写认罪材料用的笔和纸,打扫卫生用的拖把、扫帚,他都自己花钱去买,不向单位索取。离休后,他享受红军和副省级待遇,仍然不忘学习,克勤克俭,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他的住房,按规定面积不够,省委领导让他住到为离休老干部新建的二层小楼去。他却说省政府住房紧张,好多干部都没房住,坚决谢绝了组织的好意,一直住着没有暖气、条件很差的旧房。直到他去世前两年,徐山林等领导见他身患重病,再三敦促,他才将住房作了调整。有一次,老伴和儿子陪他去医院看病,收费处出于好意,将他老伴的药费开入他的药费账单。他发现后,给收费处同志解释说老伴是自费,他是公费,不能开在一起,坚持让重新开票。周围的人有的嫌他耽搁时间,有的笑他固执,但他不为所动,收费处只好按他说的意思办。他病重住院期间,自觉遵守医院制度,从不指名要药,唯恐给国家和人民增加负担,死后也没有给子孙留下多少遗产,留下的唯有他那让人敬仰的精神风范。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郭茂生年轻时身怀报国理想,25岁投笔从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坚持进行艰苦卓绝的地下斗争和武装斗争,建立了不朽的业绩;解放后,他扎根陕西,为社会主义建设尽心尽力,任劳任怨。他一生光明磊落,两袖清风,受到群众真心拥护和普遍爱戴。在60多年的革命和工作生涯中,他把自己的热血和汗水洒在了华北和三秦大地,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革命的一生,是艰苦朴素、为国尽忠的一生,更是执着追求、忘我奋斗、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是值得后人学习和怀念的榜样,将永远活在晋陕人民的心中。
       ——转自《人文商洛》,原题《浩气长存天地间》发表于2013年9月7日《商洛日报》第一版
 
       作者简介:杨建国,生于1960年,河北省献县人,商洛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邱伯岳(1945年10月26日-2019年8月30日),退休前系商州区地方志办公室干部;王丹辉(笔名秦杨),生于1973年,现为商州区发改局干部。

       (编审:徐刚民)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点击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