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堡子沟
在商州西南的杨斜镇月亮湾村,有条沟人称堡子沟。堡子沟不仅过去有古寨堡、古洞群等军事防御设施,还有“王蟒赶刘秀”“李自成驻扎”“岳飞传说”等历史故事。这里还是一处十分厚重的红色文化土壤:红军广场、烈士陵园、红四方面军休养地、红二十五军军部、红军庙、红军洞、红军疗养处、商山篮游击队活动地等,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众多,目前已成为地方政府着力打造的一处红军长征主题公园红色教育基地。堡子沟因沟内山顶建有堡寨而得名。这里是古代人藏身隐蔽、囤积武装的重要军事场所。这处占地一亩多的堡子,不知是古代战乱时期,哪股军事武装在这里驻扎,或占山为王。险峻的山头上,就地取材,用石头修起一米多高的石围墙。堡子山太平山顶的山崖上,现有大大小小人工开凿的古崖洞13口,洞洞相连,连成一片,可供几百人在这里安营扎寨,或隐蔽安身。 王蟒赶刘秀、闯王李自成屯兵、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陕南游击队等武装组织,都在这里曾留下了一串串、一件件讲不完、说不清的传说故事。刘秀率先抢占堡子山,乱石砸伤王蟒兵。李自成商洛山招兵买马,修建防御工事,扩充武装,一举夺得西安城一统天下。红军伤病员在山崖洞中疗伤养病。谢华、王治江、赵振武等领导的商山滥游击队在洞中安营扎寨等,让人难以忘怀。 堡子沟历史上更有名气的是这里的清泉宫龙王庙。相传很早以前,洞沟山顶上有三潭泉水,当地老百姓天旱时来这里祈雨,其中有一潭水,甘甜爽口,饮而不疾,还能治病,方圆几十里的人都知道那是神水。大家就用盆盆罐罐来这儿取水,以消灾去疾,保健强身。据传这潭水是龙王眼睛挤出的泪水,当地百姓为了纪念龙王这一善举,就在那儿修了一座寺庙,人称清泉宫。天旱时人们来到这里祈雨,不到几天老天准能下起大雨,旱象解除。由于这里祈雨相当灵验,人们就将清泉宫又叫龙王庙。后来,沟内水患无穷,清雍正年间,当地百姓又将龙王庙移至沟下堡子沟口东侧,让龙王挡住洪水灾害,以保旱涝收成。 龙王庙后来成为红军在庙内休息疗养驻扎的地方,因而人们为了纪念当年的红军,再将龙王庙称为红军庙。1932年11月19日,红四方面军徐向前带领部队来到这里,先后有二三十名伤病员在庙内进行休息开会,以及救治伤病员。1935年2月5日,天寒地冻,这里又来了一支队伍,听说他们是红二十五军,徐海东、程子华、郑位三领导的队伍,其中有一批伤病员,要在此治病疗养。这里的张姓早年从安徽迁徙到这里,与许多战士的安徽口音相同,大家一下感觉到很亲切,就这样,当地张姓人热情地帮助龙王庙里的部队救治伤病员,送饭送物,百般照顾。其中有一位叫关云天的伤病员,是安徽宿松人,胳膊被敌人打掉了一块肉,血流不止,疼痛难忍,不时出现昏迷。村医张辑顺就让他的徒弟张西金上堡子山,从山顶上取回泉水,给这位伤病员清洗伤口,并进行缝合,使他恢复了健康。 红军在这里也与当地群众结下的军民鱼水情,广大青壮年都深知红军是革命的队伍,纷纷要求参加红军。这个村子一下子就有七八个青年当了红军,并由军政治部主任郑位三亲笔为冯西金、张石头、张庭江、王碌碡、张银山、郭羊娃、刘贵生等多名新入伍红军战士签发了“红军家属优待证”,至今这张优待证还被冯西金的后人珍贵保存,成为全国不可多见的红军家属优待证。 龙王庙解放后为月亮湾小学所占用,现为一处保存完整的古建寺庙。这所古建筑地处宽阔的堡子沟口,宽大整洁的操场,建筑独特的四合院,以及正中门楼和四周的围墙,使这座龙王庙独显特色。庙内古建保存完好,西边两层木版楼是庙内放粮的地方,作为学校教室的宿舍。东边厦房为教职员工宿舍以及灶房生活所用。现在学校已不复存在,龙王庙成为打造红二十五军军部的重要设施,庙内摆放着当年红军用过的简陋桌椅及生活用品,土墙上还保留着过去一张毛泽东的画像,画像两侧悬挂着鲜红的红军军旗,桌面上摆放着徐海东,郑位三等领导开会时留下的桌签。东边厦房内是徐海东、郑位三等二十五军部领导的休息室。 龙王庙旁边的烈士陵园,集中安置着六十多位烈士的骨灰。一个个黑底红字的烈士墓碑,一尊尊隽秀的墓碑勒文,一排排整齐有序地列队,烈士长眠在这青山翠绿的松柏之中,他们有王治邦、冯西金等。陵园正中矗立着“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金色大字,大门两侧的墙壁上写有醒目的“葆扬烈士、启迪后人”的大字,格外引人注目。烈士陵园瞻仰广场,可以容纳上千参观者,缅怀革命先烈,聆听先烈英迹,重温入党誓词,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红色月亮湾,红色堡子沟, 月亮湾村的堡子沟是一处讲不完的红色历史教科书,给人们留下了永远难以忘怀的红色记忆。 (编审:徐刚民)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