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文化协会 [加入收藏]
商州民间文化
当前位置: 主页 > 红色记忆 >

再访当年腰庄沟

时间:2024-07-12 10:32来源:原创 作者:党苏怀 点击:
再访当年 腰庄沟 前两天,我们商州区红色文化普查组一行,专程来到夜村镇于坪村五组腰庄沟,寻访留在这里的那些红色历史遗迹。 沿着夜村镇涝峪沟于坪村通村水泥路一直向上,我
再访当年腰庄沟

 
      前两天,我们商州区红色文化普查组一行,专程来到夜村镇于坪村五组腰庄沟,寻访留在这里的那些红色历史遗迹。
      沿着夜村镇涝峪沟于坪村通村水泥路一直向上,我们来到了流岭山下的腰庄沟。在一片绿树遮掩下的几户人家门前,见到了我曾在1978年在这里住队时的老队长王治茂。
      老人今年七十多岁,背着一背篓废弃了的木耳棒,刚从山上下来。他见到我们到来,格外亲切。老队长是大山的守望者,把大山里的路修通了,地整平了,河道治理好了,如今的木耳产业也使家家户户过上了好日子。他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给我们讲述了过去发生在这里的那些红色故事。他说:这里是商州通往山阳的一条古栈道,过去门前通山路车水马龙,白天黑夜人流不断,商贾路人都要在这儿歇脚住店,门前古道翻过流岭就是山阳县火神庙了。
      腰庄沟还有一个三官庙十分有名,是来往行人歇脚休息住店的好地方,解放前苏正瑞的保公所办公就设在这里。苏保长虽说是伪保长,但实际上为我们共产党办事,是一个“白皮红心”的好保长,为陕南游击队李念劳大队在这里开辟新根据地做了许多事情。他将自己的十几条枪无偿交给了游击队,并利用自己的合法身份,不断的为游击队提供粮食,保障了游击队的基本生活。同时,苏正瑞还说服夜村保安团长李存道,将腰庄沟大王洼的四十多亩土地的地租捐给了游击队,解放后苏正瑞被党组织安排当了张涧乡的乡长。
      1932年10月份,红四方面军在山阳漫川关战斗中被陕军胡宗南部队围追堵截,陷入包围圈。突围后的一路红军从高坝店火神庙翻岭来到腰庄沟休整,其中有一个红军战士名叫徐师,由于腿部受伤,实在不能随军行走,被部队安排在爷爷王转牢家养伤治疗。病情痊愈后徐师无法找到部队,就在这里干起了零工活,一干就是三年。转牢爷看他勤快忠诚,想给他娶妻成家,被他婉言谢绝后就去了夜村元建寺庙当了和尚。解放后徐师成了老红军,在夜村街开了一家油房,他念念不忘王家的养育之恩,与王家一直结为干亲。

(老红军徐师王转牢家疗养旧址)
      1978年,上级成立路线教育工作组,我被组织分到这里待了一年多,这里的山山水水对我来说非常熟悉。王姓是腰庄沟大姓,四十多户人家大部分姓王。其次还有汪、苏、张、杨等姓。王转牢的儿子王银学家的院子很宽畅,独庄大户,门前小河潺潺流水,称得起大户人家。这里的三官庙有三间房,建筑工艺独特,解放后曾作为腰庄沟小学,培养出了许多农家子弟,使他们走出了大山。庙前的石碑上碑文字迹已经模糊,无法考证庙宇建于什么年代,庙内供奉着火神、药王、财神三尊大神,三官庙至今保存完整。

(腰庄沟三官庙旧址)
      我的老家就在腰庄沟对面画匠岭后的襄王沟,与这里一岭之隔,小时候跟着老人途经这儿去山阳火神庙、高坝上集,往返必走这条古道。腰庄沟长达十里,通向流岭山顶,登山的路脚脚向上,行走艰难。尤其半山沟有一段路非常难走,直坡高涧盘山而上,半山腰住有人家,俗称腰庄。山涧有潺潺流水,故名“腰庄沟”。现在,腰庄沟以下是一条通村水泥路,腰庄以上的东沟、西沟、白土岭到流岭山头,茅草小路依旧难以前行,当年那车水马龙、煕熙囊襄的场景已不见踪影。那嘈杂声、马踦声、脚步声,只能留下人们难以忘怀的一段记忆。
       (编审:徐刚民)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