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文化协会 [加入收藏]
商州民间文化
当前位置: 主页 > 古道拾遗 >

逆光双塔:东龙山1948

时间:2025-07-08 19:01来源:原创 作者:王巍 点击:
逆光双塔:东龙山1948 商州东龙山双塔,大家耳熟能详,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东龙山双塔身披金甲,在苍茫夜色中犹如身着黄金甲的二位古代武士,气宇轩昂,威武霸气,守护
逆光双塔:东龙山1948


      商州东龙山双塔,大家耳熟能详,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东龙山双塔身披金甲,在苍茫夜色中犹如两位古代武士,气宇轩昂,威武霸气,守护着州城一方的老百姓,成为商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东龙山双塔作为一个站点,在古老的商於古道上可谓闻名遐迩。康熙《续修商志》卷一•形胜被誉为商州八景之首。“龙山晓日”被描述为“翠塔博曦轮,恍金茎之腾瑞”。
      嘉庆五年(1800),商州直隶州知州陈祁整理的《商於吟稿》中,《郭东》诗云:“郭东双塔峙崔嵬,岩壑苍茫烟树堆
      清光绪三十一年闰四月,甘肃学政叶昌炽南下还乡,五月十六日经东龙山,拜谒了东岳庙,在其《缘督庐日记》中载道:“在山麓东岳庙前登殿瞻谒,读嘉靖隆庆两碑。殿庭有琉璃铸成香炉一座,似浮屠四级,碧黄璀璨,雕镂精工,四面皆有龙虎神佛像,奕奕如生,非近时冶工所能造也。左为裴晋公祠,前有塔院,大小两塔,大者以砖甃成,朴素浑坚,惟四牖皆堵塞无门可入。”可见,东龙山双塔一直以来,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历史话题。东龙山双塔自明代修建以来,一直是商州一带的地标性建筑,众庶仰瞻。
      可是,东龙山双塔在民国时期,也曾经发生一件事情,险遭厄运。在笔者幼时的记忆里,曾多次听乡间老人口述此事,但苦于未见相关资料记载,今时为穷根究底,多次走访乡邻未果。近期在查询东龙山相关资料时,未料想搂草打兔子,在《商县文史资料》第四辑中,偶见陈正学先生一篇文章,名为《险遭毁坏的龙山古塔》,正是讲述此事的来龙去脉,对研究民国时期商州文物古迹状况、以及兵事颇有助益,今予以整理。
      1987年10月出版的《商县文史资料》第四辑中,陈正学先生这样写到:一九四八年秋天,国民党的第二十七军由灞桥移驻商县。一天,我以作战参谋身份,跟随军长刘超寰(江西人)及参谋长、参谋处长等人在城外侦察地形,到东龙山后,军长刘超寰显得喜出望外,沉思了一会,便命令参谋处长传令工兵营用高爆药炸毁双塔,再令辎重营派机动车辆将砖运到城内莲湖畔的文庙前,修成戏台底座。参谋处长连声称是。
      那时候,我父亲陈槐堂任商县参议会参议员,我把军长命令炸塔之事悄悄说给他,他很着急,当天晚上,就在原省立商县中学邀集在县部分议员和士绅张少亭等近十人,作了紧急研究;第二天中午在我的暗中指点下,他们便拜会了军长,照例是多方恭维一阵寒暄之后,说明龙山晓日为商州八景之一,塔毁则八景将不复存在矣,贵部需要用砖,我们可设法由各乡、镇筹集送来,此塔万万不可毁!经这一请求,军长终于同意了,不仅不去炸塔,也不要向乡镇派砖,只改用石头,以了其事。事后,刘超寰军长在一次参谋业务座谈会上严厉地批评了我的泄密行为。
      今天,这两座古塔,依然耸立在城东的龙山上,在那红日初照、掩映生趣、人们欣然观赏的时候,又何曾知道这九级浮屠曾有过倾颓的险遇!当我每过其下,看见塔影,不由得心潮起伏;先严及诸前辈的奔走营救,军长声色俱厉的批评,缕缕往事,涌现心头,而幸存了古塔,却颇堪自慰!因不忍其事之湮没,
      特为记之。
      时至今日,距离此事已过去了七十七年,现在看来用“轰轰烈烈”或者“惊心动魄”描述一点也不为过。正是因为陈学正先生冒着泄露军事机密的罪名及时奔走相告,其父亲陈槐堂先生等开明绅士联名极力相劝,双塔才不至于瞬息倾颓,从乱世中保存至今,是“龙山晓日”得以重现。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更是投入大量资金予以维护,1983年夏,陕西省文物局拨款两万元委托商县博物馆对双塔进行维修,使其焕然一新。2008年9月16日,东龙山双塔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不可移动文物古建筑名录中编号为6130151,年代为明代。
      世代凡几变迁,惟文化不泯绝,整理此文的初衷,正是为了让人们更多的了解并记住东龙山双塔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以及那些勇敢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贤志士,不至于岁月寝久,而让东龙山双塔湮没在历史的烟云里。
      注释:

     ①陈正学:陈步云(槐堂)之子,今丹凤县龙驹寨陈家村人,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军军部作战参谋。
      ②第二十七军:当指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军,1946年上半年,国民党军队整编时,该军改编为整编第27师,1948年9月,国民党军各整编师恢复军的番号。该师恢复第27军番号,隶属第19绥靖区。刘超寰任军长,下辖整编第31、整编第47旅,依次恢复第31、第47师番号。同年12月,该军隶属第5兵团时,刘超寰改任第36军军长,第16军军长李正先继任该军军长。下辖第31、第47师编制不变。此后,该军参加了陇陕战役和西南战役。1949年12月,该军在西南战役后突围西逃的作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全歼。
      ③刘超寰:(1901—1987年5月18日)字镇中,江西莲花县人,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潮州分校第三期。1948年9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军军长,驻防商县。1949年授予中将军衔,调任三十六军军长,同年秋到台湾,1956年退役,1987年病逝。
      ④陈槐堂:陈步云,字槐堂(1880-1952)陈正学之父,笔名书五,今丹凤县龙驹寨陈家村人。16岁中秀才,科试增生,学部奖给优贡。光绪三十三年(1907)以榜魁考入陕西省立高等学堂,后秘密加入同盟会从事救国活动。宣统二年(1910)省拟免试公费送其赴日留学,将届行期,适父逝世,守丧辍学。辛亥革命后,应邀为陕西都督府幕僚,后还乡历任商州中学堂教习,商县第一、第二高等小学校长,民国元至四年(1912-1915)曾两度出任商县县立中北街小学校长。曾与马骧等创办龙驹寨葡萄酒公司,后步入军界。国民二军挥师河南时,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兼豫西十三县税局局长,负责筹饷,脱离军职后,曾任陕南禁烟局局长多年。1940年商县《续修商志》馆馆长张聚奎谢世后,继任馆长,主持编纂《续修商县志稿》。之后,蝉联商县临时参议会议长,其间,做了大量有益于地方的工作。解放初,商洛专署教育局敦请其“出山”任职,然因年已古稀未就,后终老故里。
      ⑤张少亭:(1890~1964),陕西省商县(今商州区)人,开明绅士,民国二十五年(1936)被委为商县启化乡乡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商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县人民政府委员、县人委会委员和商县第一至第五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委员和政协商县委员会第一、二、三届副主席。1964年4月23日因病逝世。
      ⑥观赏:原文中为“尝”,正确为观赏,应为作者笔误,此文为老先生回忆所写文章,且刊登之时人已谢世,故偶有讹误,也在情理之中。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点击排行
推荐内容
  • 丹江航运史

    丹江航运史 为电视片《丹江》提供 丹江全长443公里,流域面积...

  • 也议先秦之上雒

    商州丹凤地理图 近些年来,由于镌有 雒亭 铭文的秦陶罐在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