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文化协会 [加入收藏]
商州民间文化
当前位置: 主页 > 古道拾遗 >

商州“高车岭”地名演义

时间:2016-06-28 20:56来源:原创 作者:江行舟 点击:
距古城西安东南一百余里,有一个古老的小城商州,今商洛市商州区,在州城的中心偏南位置有一细长的低矮山脉,发源于熊耳山,止于丹江河与南秦河交汇处,形成一山夹两城之势,若从高空俯视,又象一只飞翔的仙鹤,山脉象鹤身,南北城池象仙鹤的翅膀,于是,商
     距古城西安东南一百余里,有一个古老的小城商州,今商洛市商州区,在州城的中心偏南位置有一细长的低矮山脉,发源于熊耳山,止于丹江河与南秦河交汇处,形成“一山夹两城”之势,若从高空俯视,又象一只飞翔的仙鹤,山脉象鹤身,南北城池象仙鹤的翅膀,于是,商州也有了“鹤城”的别名。还有一说,此山在城区这段山脉细长,很象乌龟的脖子,山头潜入丹水和楚水合流之处,酷似“神龟观海”之状,亦有人称之“龟山”。因历史的变迁,此山名称多变,亦有“南秦岭子”、“龟山”等称谓,山上景观别致,十里不同,分地段亦有“贺咀头”、“文笔山”、“双乳山”、“三台”、“南楼”、“南秦垭子”、“高车岭”等叫法。
     一、“高车岭”名称由来
    此山为商州出入之门户,横卧于丹江和南秦河之间,山北为秦,山南为楚。当年的商州莲湖码头,巨屋千家,百艇联樯,千蹄接踵,商贾云集,熙熙攘攘。商州驿路在当时全国驿路交通中占居第二位。“高车岭”作为“商山路”的咽喉,是京城通往东南方向的必经之路,大都通衢,也成为官员贬谪升迁、学子赶考的交通要道,留下了各色人等心灵轨迹的不同文字记录。有“来亦一布衣,去亦一布衣。羞见关城吏,还从旧路归” 的自嘲;有书写山川灵秀,讴歌民风田园的“风来花落帽,云过雨沾衣”胜境妙趣;有慷慨激越,感叹雄关漫道之艰辛,道出了“六百商於路,崎岖古共闻”,“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千古浩叹;有追忆往昔,为仕途奔走者的肺腑心声,引出“来往悲欢万里心,多从此路计浮沉”,“或名诱其心,或利牵其身”,“商山名利路,夜亦有行人”,那种得意之欢和失落之情尽现其中。而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北迁,五代以来,这里逐渐地被边缘化而成为偏远山区,正是由于这里地处偏远,便历来为躲避战乱、躲避朝廷追杀、逃荒谋生各色人等的理想住所。
    刘邦建立西汉后,久慕“四皓”之名,曾派人召请,但他们避不应召。高祖晚年,准备废掉太子刘盈,另立宠妃戚夫人子赵王如意为太子。吕后不知所措,求助于善谋奇计的张良。张良为之画策说:“这是难以用口舌争取的。高祖不能召致的有四位贤人,四人都已年老,匿居山中,不愿做汉的臣民。然而高帝非常器重他们。如果不惜金玉币帛,派人尽力请来他们,待之以上宾,时时随以太子,可助一臂之力。”于是,吕后便派得力使臣驷马高车,带着太子刘盈的亲笔书信来商迎请四皓(又一说,据《太平寰宇记》引《高士传》“汉后使张良诣南山四皓。在商州城南门外此山举行了隆重的迎接商山四皓出山仪式。
   “四皓”是秦末隐居商山的4位年皆80有余的著名学者,须发皆白,故名“四皓”,人称东园公、角(读绿)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4个人学识渊博,品行高尚。为避秦末之乱,远离繁华的帝都,隐居于商山。《史记·留侯世家》索隐引《陈留志》说:“园公,姓庚,字宣明,居园中,因以为号。夏黄公,姓崔,名广,字少通,齐人,隐居夏里修道,故号曰夏黄公。角里先生河内人,太伯之后,姓周名术,字远道,京师号曰霸上先生,一曰角里先生。”汉初,高祖屡诏不应。后来,高祖欲废吕后之子太子刘盈,立戚夫人之子赵正如意为太子。吕后想让张良去说服高祖,张良说:“此难以口舌争也,顾L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吕后用张良计,请来四皓。公元前195年,刘邦“愈欲易大子。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及燕(同宴)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为大骛,曰‘吾求公数岁,公避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四人去后,刘邦认为太子刘盈“羽翼已成,难动实”遂打消了改立太子之念。当年五月,刘邦死,吕后欲为四皓封官,四皓不受,仍入商山隐居。
    二、“三台”“南楼”之说
    史载:州南里许,西连文笔山,即龟山也。自麓至顶,崖岸三叠,故云“三台”,每山额洗雨,岚霭烘晴,三级翠浪,青苍欲滴。上有文昌祠,古槐老柏,朝暮含烟,又如云中宫阙,岛上楼台。而且丹水饮其北,乳水蘸其南,楚水绕其东。拾翠而升,环顾三溪,诚僻壤中一大观也,宜乎太白、康节辈,耽此不忍去云。
    三台胜概耸江洲,秀色层分近接楼。
    每到晴空光欲滴,更逢雨过靓偏浮。
    壁奎互映塔联峙,腹背交看水抱流。
    翠霭一屏凝帝祉,千秋万载对神州。
                        ----明  邹嘉生
    故而当时“商州八景”里的“四皓古陵冲北斗”。在“高车岭”的祠庙移往州城西郊四皓村的金鸡塬上,和“三台叠翠拱南楼”相对应。人们也习惯将这里叫作“三台”或“南楼”。四皓村和金鸡塬上的祠庙后又移至今天的丹凤县商镇四皓博物馆保存。    
    三、老百姓叫了百十年“南秦垭子”
    因为历史的原因,为了摆脱政治色彩,“高车岭”早就无人叫起,老百姓根据道路地形特征,将“南秦岭子”出入州城的这段路叫它“南秦垭子”,流传到现在。六十年代,“南秦垭子”的大路旁边,还有“南楼”庙碑等历史建筑,因商洛报一对很有名气的记者自由恋爱,无法冲破父母包办的婚姻而在“南楼”上吊自尽,给“南楼”凭添了几份阴森和晦气,使过往百姓胆惊受怕,加之文革时期破除迷信,“南楼”就被群众拆除了。七十年代“南秦垭子”两旁热火朝天,商洛造纸厂、国营卫光电工厂如日中天,此地成了产业工人南北交流、周末休闲登山的乐园。八十年代,杀人魔王龙治民曾经潜伏在“南秦垭子”旁边,对州城虎视眈眈,诱骗过路行人,杀人半百罪恶滔天。九十年代,随着交通物流的发展,“肠梗阻”现象需要彻底改观,政府决定将“南秦垭子”的“s”型公里取直拓宽,大幅度降低山垭子高度,使“南秦垭子”畅通无阻。
    四、龟山跨线桥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丹江源头第一城”的勾勒,长途火车和高速公路的开通,西安后花园的建设,改造好的“南秦垭子”还显得有几份瓶颈效应,于是政府决定大规模铲平拓宽。遗憾的是没有考虑“三台叠翠” 的生态原貌,没有开凿隧道,而采取了简单的爆破开挖,路是修宽了,但赤裸裸的红色岩石暴露在世人面前。2008年,在一次商洛城市建设论坛上,我提出了将大豁口棚罩起来,恢复生态原貌的建议,但最终政府采纳了修建龟山跨线桥的建设方案。
    看看今天开岭为门的康庄大道,长桥如虹飞架其上,成一大景观。想想过去人扛马驮的“高车岭”,州城文人彭厚新赋诗《四皓梦惊高车岭》云:
 
     昔日汇聚高车岭,皇马君车迎汉宫。
     时下东园梦若醒,定诧商地变异容。
     钟灵虹桥跨阔门,毓秀龟山布宏景。
     北望古垣不环水,但见碧流穿新城。
     立交飞架霓虹亮,湖衔漪挽岸柳青。
     江滨公园秀林远,望江华楼风景明。
     南秦山边走高速,金凤翼下飞铁龙。
     鳞次栉比楼群靓,不与茅店瓦舍同。
     交通电信捷当代,官道驷马败下风。
     城乡一体画图美,大汉羞比斯世雄。
     遗恨当年食紫芝,甘生今朝享太平。
     ____________[转载]商州“高车岭”地名演义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