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文化协会 [加入收藏]
商州民间文化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间文学 >

张木匠艺高心细降大佬

时间:2016-09-08 17:35来源:原创 作者:徐仲德 郭志康等 点击:
收藏于张忠奇木匠后人家里的木匾 在商州东乡拉林子一带,至今一直流传着一段张木匠艺高心细降大佬的民间故事。说的是清光绪年间,有一位叫张忠奇的木匠高手,依靠个人高超的木工技艺和一位河南大工匠斗智斗艺,最后降服这位河南大佬,一起参与完成了丹凤花庙

 收藏于张忠奇木匠后人家里的木匾
        在商州东乡拉林子一带,至今一直流传着一段“张木匠艺高心细降大佬”的民间故事。说的是清光绪年间,有一位叫张忠奇的木匠高手,依靠个人高超的木工技艺和一位河南大工匠斗智斗艺,最后降服这位河南大佬,一起参与完成了丹凤花庙的修建工程,留下了一座“南秀北雄”风韵兼具、透雕镂刻功力超群的木雕艺术宝库,被陕西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丹凤花庙位于丹凤县城龙驹寨,又名“平浪宫”、“明王宫”、“船帮会馆”。历经清嘉庆二十年(1815)和光绪十七(1891)年两次重修,整个建筑坐北向南,面临丹江,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为土木结构。花庙建筑做工精细,雕刻讲究,大门像一座三开间的牌坊,颇有江南水乡建筑艺术风格。尤其南面的花戏楼建筑更加独特,第二层舍弃了木柱承重,继而用巨木多角形构架相叠而成,层层向上递缩,形成一个锥体笼形结构。站在舞台中央仰望,犹如急流中的漩涡,惟妙惟肖,巧夺天工。
        “花戏楼”建筑全国只有两处,一处为安徽亳州的花戏楼,为南戏楼。 另一处为丹凤龙驹寨的花庙,为北戏楼。花庙之花,主要表现在它的整体建筑艺术笼罩在千姿百态的图画之中,尤其是以细腻的刀工技术,镂刻透雕出各种山水人物、车马仪仗、楼阁亭台、树木花草、鱼虫鸟兽等图案,千姿百态。戏楼正面更是木雕精品荟萃,在诸多造型中,尤其龙的形象最为耀眼,梁栋上、花脊上、飞檐上、峙墙上,无处不龙。特别是用千万计细瓷碎片镶嵌而成的群龙,在阳光下更是鳞光闪烁,异彩纷呈。
        丹凤龙驹寨自殷契封国以来一直隶属商州,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设州同驻龙驹寨。民国四年(1915),设商县县佐,驻龙驹寨。民国三十五年(1946),设陕西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龙驹寨办事处。民国三十七年(1948)建陕西龙驹寨设治局,治所龙驹寨镇。1949年6月1日,建立丹凤县,县治龙驹寨。1958年12月撤县,辖地分别并入商县、商南、山阳县。1961年10月1日,丹凤县正式恢复建制,隶属陕西商洛专员公署。
        丹凤龙驹寨自明末张献忠毁城以来,几经劫难,特别是从嘉庆元年(1796)开始,先有襄樊白莲教首领王聪儿、姚之富等率部进入龙驹寨,大焚衙署、厘局。后有襄阳篮号白莲教首领张汉潮进入商州,以龙驹寨为中心,洗劫长达七、八年之久,使这座北方少有的水旱大码头几经磨难,千疮百孔。丹凤龙驹寨船帮会馆自清嘉庆二十年(1815)修建以来,历经同治年间太平天国和西捻军多次洗劫,修修停停,停停修修,于光绪十七年再次重修,就在这次重修中,有一个商州地方工匠曾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相传同光年间,在商州东乡拉林子一带,有一个叫张忠奇的木匠名气很大,商州周边一带的许多楼台亭阁都出自他手。可就在光绪年间重修龙驹寨花庙时,由于时任官员大都出自江南一带,工匠中偏偏没有张木匠的名字,一身好功夫没有用武之地。于是,张木匠只好去龙驹寨花庙施工现场为河南木匠顺木头(为木匠在木料场挑选运送木料),寻找机会。一天下来,经他手送到大木匠面前的木头没有一个不合适的,河南木匠十分满意,渐渐地对张木匠开始刮目相看了。张木匠心里明白,自己的努力并不是为了给别人当下手挣点零花钱而已。
        一天,张木匠正坐在料场路口边休息,主管花庙修建的官员有一个儿子放学从这里经过,张木匠一眼发现这个官员的儿子两手墨渍,书本也被墨渍污损了一大半。于是就主动上前搭话:“小少爷,过来让我看看,你手怎么弄成这样了呀”?官员的儿子走到张木匠跟前,拿出砚台,很无奈的告诉他“都是这砚台弄得,真是没办法”。张木匠接过砚台,端详片刻,告诉他“我晚上给你做一个盒子,你明天来试一下看能用不能用”。“诶”。于是官员的儿子离开了料场。这天晚上,张木匠使出浑身功夫,专门为官员的儿子雕刻了一幅“五子登科”图案的砚台盒,外观十分精致。第二天他就坐在料场路口休息等候。不一会,那位官员的儿子放学经过这里,一番搭话后张木匠拿出砚台盒准备安装砚台,这时官员的儿子大声喊道“不行、不行,太小了”!张木匠不慌不忙,一边说“不小、不小”!一边把砚台盒拿在手中,放好砚台,轻轻地用手一拍,砚台紧紧地镶在了盒子里,盒盖一盖,不大不小,刚刚合适,官员的儿子十分高兴,一声道谢过后蹦蹦跳跳,一溜烟似的离开了料场。
        官员的儿子回到家里后,对这个砚台盒爱不释手,天天拿在手里显摆,终于有一天被这位官员看见,他把儿子叫到跟前,“这是谁给你做的砚台盒”?儿子就把那天发生的事情如实告诉了父亲,官员觉得这件事很蹊跷,就专门把张木匠叫到他的办公室,问张木匠:“我儿子的砚台盒是你做的”?张木匠回答“是我做的”!官员感慨的说“你有这等手艺为什么还要给别人拉下手顺木头呢”?张木匠就一五一十把自己来龙去脉全部倒给了这位官员,官员听后说“你放心,花庙工程当下进度太慢,可能延误工期,到时候上面怪罪下来可不是小事,现在工程正等着用人,我把工程的一半分给你来做,你看如何”?张木匠如愿以偿,赶紧回答道“官爷放心,我用全家性命担保,一定按时交工”。
        第二天一大早,这位官员就把河南那位大木匠和张木匠一起叫来,一番唠叨之后告诉他俩:“现在工程施工速度太慢,延误了工期我们谁也担当不起,是要吃官司的。现在你们两个人一起,三间大殿各自承担一半,中间部分共同商议解决。总之,建好的大殿既要牢固结实,又要美观好看,你们好好掂量掂量,就这样办吧”!张木匠暗中窃喜,可那位河南大木匠不干了,他吱吱呜呜,俺、俺、俺了半天,说了一大堆道理也没有说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这位官员这时看出了河南大木匠的意思,有意识地把嗓门提了提说:“从现在开始,你们要抓紧施工,按期完成任务,否则,耽误了工期,你们是要吃官司的”!两位工匠不容分说,只好谢过官爷后各自冲冲离开。
        张木匠原来早有思想准备,回来后立即召集自己的一班人马,把任务迅速分解给大家,各经一行,各司其职,当天就顺利开工了。随后,张木匠特意吩咐看场子的人一定要负起责任,紧紧盯住料场,不能有半点差错。一切安排就绪后,张木匠正准备去那位官员办公室汇报情况,就在这时,家里人捎来口信告诉他:“老母亲临时有病,催促张木匠赶快回家看看”。临走时张木匠做了一些安排,就匆匆忙忙离开工地,赶回拉林子老家看望老母亲去了。
        谁知张木匠这一走就是十多天,由于老母亲病情不见好转,他只能天天守在家里照顾老人。一天,张木匠正在为老人煎药,龙驹寨工地看场子的人急急忙忙来到家里,一进门就跪在张木匠面前,叩头像捣蒜似的,结结巴巴告诉他“师傅不好了,都是我的不是,咱们工地做好的柱子不知什么时候被人截了一段,柱子尺寸不够了怎么办”?张木匠当即没有责怪这位看场子的人,马上问道“总共截了几根”?“只有一根”。“那一根”?“殿门右边那根檐柱”。“从那边截的”?“从上边截的”。“截了多少”?“整整1尺2寸”。“有无榫卯”?“他们已经按原来的尺寸给做好了”。张木匠这时候深深地出了一口粗气,稍微思索了一下,随即告诉看场子的人“这件事还有谁知道”?答“没有人知道”!“那好,今天就到此为止,也不说谁是谁非了。可是这件事一定不能声张,你现在立即回去,一切按照以前安排的办,上檩立木的日子不能耽误,我自有办法”。接着张木匠又和这位看场子的人说了一会话就把他送出了大门。
        大殿架檩立木那天一眨眼功夫就到了,施工的木匠们和往常一样,各自按部就班忙着个人手头的活。河南木匠在一边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开怀大笑。张木匠那一班人也和往常一样,大大咧咧忙着自己手头的活,不时还以胜利者的姿态吼上几声秦腔。一会功夫,三间大殿的柱子全部立起来了,随之四边檩条也忙忙碌碌开始架设了。这时候突然有人喊“这是怎么啦,殿门右边那根檐柱怎么少了大半截呀”!,随之河南工匠一阵哄笑。这时张木匠手下哪位看场子的人故意装作很震惊“这是怎么啦,好好地檐柱怎么就少了大半截呢?这到底是咋回事呢”?河南工匠中有人搭话说“咋回事?你们的木料自己看管自己做,怎么能赖上别人呢,是不是大木匠截木料时把账算错了”!又是一阵大笑。紧接着河南大木匠发话说“不管怎么讲,檐柱少了大半截这是事实,没法立木架檩,你赶快找你们师傅看这个事怎么办,否则,吃官司时我们两家谁都跑不了”。
        正在这时,张木匠背个捎马子不慌不忙从远处走来,一到工地,一下子被大家围了起来,说什么话都有。张木匠喊了一声“大家不用急,没有事,你们先把檩条抬起来好吧”!“好”!只见张木匠从捎马子里掏出一个精制的木狮子,轻轻地往檐柱上一按,喊到“放下”!木狮子一下子顶在了檐柱上面,不高不低,不大不小,刚刚合适。河南木匠一下子愣了神。就在这时,管理工程的官员听说大殿快立木好了,来到工地准备给大家发赏钱。他来到工地后,随便环视了一圈,然后走到大殿门前观看,结果一眼就盯上了右边檐柱上边的木狮子,端详一番后问到“左边怎么没有木狮子呢”?河南大木匠赶紧上前回话“官爷原来没有说檐柱上边要放木狮子呀”?这位老爷一下子生气了“这等小事还让本官一样一样给你交代吗?我说过‘大殿既要牢固结实,又要美观好看’。你说有木狮子好看还是没有木狮子好看”?河南大木匠赶紧回答“有木狮子好看”!“那你为什么没有做呢”?“这这这……”。这位官爷看出了一些端倪,催促说“赶紧动手吧,两个木狮子一定要一模一样”。河南大木匠这时一屁股坐在地上,唉声叹气说“这个时候让我到哪里找人刻木狮子呀,这不难死人了吗”?官爷说“这有什么难,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张木匠能刻出第一个,难道就不能刻出第二个吗”。河南大木匠这才回过神来,连声说“是是是”!张木匠站在一旁一声不吭,装作没听见似的。河南大木匠向前蹭了蹭说“张木匠,你看这事搞成这样,还得靠老弟帮忙呀”!张木匠干咳了两声,对着河南大木匠认真的说“帮忙没有问题,可是你要说实话!我好好的木料怎么就会少了一大截呢”?这下河南大木匠可熬不住了,哗啦一下跪在地下,一连串就是三个响头“这下我说实话吧,都是我的错。我怨恨张木匠分了我一半工程活,心里不舒服,就暗地里派人截了你们做好的檐柱,让你们难堪,谁知张木匠艺高心细,破了我这一招。我实在该死,望老弟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老兄吧”!张木匠感到事已至此,只好见好就收,说道“好吧,你赶快找一节上等的红椿木木料,要1尺2寸长”!“那好、那好,可是现在大殿正在立木,啥时候才能刻出来呀”!张木匠说“至少需要五、六天吧”!“那怎么行,时间来不及呀”!这时站在一旁的官员忍不住插话说“这些你就不用操心了,张木匠应该心里有数”。随之张木匠对着身边看场子的人喊道“赶快拿我的捎马子去”。捎马子拿到场,张木匠不紧不慢,从捎马子里又掏出一个木狮子,一公一母,几乎和那个木狮子一模一样,一会功夫木狮子就安好了,大家一起欢呼,有说有笑,两位大木匠也不计前嫌,紧紧地抱在一起,祝贺大殿立木成功!在场的官员看到这个场面,知道工程可以按时完工,也就再没有说什么。在随后的工程合作中,两位大工匠友好合作,为花庙的建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正是:豫陕联手献绝技,南北融合世称奇。 和声鸣盛千古秀,花庙大观古来稀。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为了寻找这个故事的蛛丝马迹,专程和几个地方历史文化专家赴丹凤考察,寻找到了一些故事情节中的零碎证据,但不能引以为证。原因是:一则丹凤花庙古建筑的具体施工过程在商州的所有历史文献中没有详细记载,后人不能随便杜撰;二则花庙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建筑群,现今无法具体判断故事情节中所指的是哪座建筑;三则丹凤花庙从光绪十七年以后,民国时期先后遭到河南白朗、李长有、商州唐靖等多次洗劫,是否再次重修,无法考证;四则虽然在考察过程中我们也找到了一些与故事内容相悖的东西,但证据单一,也不能完全推翻这个故事的存在。总之,故事就是故事,既有它合理存在的客观性,也有它无法还原历史的局限性,传说故事只能是一个故事。
        本文口述:王虎        整理编辑: 徐仲德  郭志康等
 
 
        口述人王虎介绍:王虎,男,出生于1942年5月22日,初中文化,农民。王虎自幼勤奋好学,对风水地理、民间绘画、算盘应用等无所不通。他六十年代师承当地80多岁的民间风水大师白生珍老人,潜心学习《文王卦》《入地眼》《四担子》《新地学》《推背图》等风水地理知识,对玄理学推算也有一定研究,在当地颇有名声。他还是拉林子王氏珠算应用《九归法》的第六代传承人。闲暇之余,王先生也亲手画一些老虎年画到集市上出售,换一些零花钱。1982年经他创作的民间社火《送财神》曾在当地轰动一时。
(责任编辑:shanke)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点击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