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文化协会 [加入收藏]
商州民间文化
当前位置: 主页 > 红色记忆 >

留在红色记忆里的一块丰碑——豫鄂陕革命根据地时期乡民主政权人物追记(3)

时间:2021-12-04 12:48来源:原创 作者:山客A 点击:
编者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们深切缅怀那些曾经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伟大牺牲的无数革命先烈,热情讴歌老一辈无产阶级家为党和人民伟大事业奋斗终生的丰功伟绩,也不忘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乡民主政权建设中做出默默牺牲的无名英雄
 编者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们深切缅怀那些曾经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伟大牺牲的无数革命先烈,热情讴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党和人民伟大事业奋斗终生的丰功伟绩,也不忘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乡民主政权建设中做出默默牺牲的无名英雄。本网站从今天起,隆重推出《留在红色记忆里的一块丰碑》纪念文章连载,以追忆那些曾经在最底层隐蔽战线战斗过的乡级民主政权历史人物。
 
留在红色记忆里的一块丰碑
——豫鄂陕革命根据地时期乡民主政权人物追记(3)

 
开篇絮语
      巍巍秦岭,绵延千里,在秦岭东南坡的商州大地,有一个深藏在青山绿水之中的神奇地方,过去叫大面河,古时候称亢峪。宋代检踏铜苗的官员雍方贤在《爁炭碑》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余受檄检踏爁炭,自黄沙岭并山东行,径白谷、白女,越大小亢,抵爵隶、石门诸谷而还……”,这里的“大小亢”说的就是大面河这块地方。清末到民国时期,这里一直叫大面河,隶属于东花乡,东华乡,后来一段改成了看山寺乡,现隶属商州区沙河子镇管辖。
      在大面河这快神奇地土地上,在民国乱局中,随着这里一批革命先辈人物粉墨登场,使这一块本来十分闭塞的大深山深处,破天荒的留下了共产党人拓荒的历史足迹,进而成为一块播撒地方革命火种的红色摇篮。
      在这个只有几百户人家的小山沟里,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走出了像白玉斌、申明义、徐仓娃等一大批老红军战士,他们义无反顾,背负着家乡父老乡亲的期望,告别家乡父母,踏上新的征程,跟随程志华、徐海东部队奔上延安,东渡黄河,淤血平型关,转战中条山,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终于实现了民族的解放。
      这批红军战士中,大部分人已经血洒疆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新中国成立后健在的三个人,一个战斗负伤离队,最后隐姓埋名,落居他乡,把忠骨埋在了晋西北高原上;一个终生无子无女,孑然一身,一生无怨无悔,最后病死在敬老院里;一个国家曾安排工作,但他一生只会打仗,只好离开工作单位,靠体力颐养终年,他们都是家乡人民心目中永久难忘的民族英雄。
      豫鄂陕革命根据地时期,大面河乡又一次被推上了历史的舞台,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笼罩的东华乡眼皮底下,共产党领导下的大面河乡民主政府应运而生,这就是留在商洛人民红色历史记忆里一段传奇故事,有“父子乡政府”“书包办公室”之称的大面河乡民主政府乡长鱼德河和乡交通联络员鱼六初父子的一段红色经历。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