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高桥石拱桥
从黑山街西行二里许,有一个地名因这里有一座久负盛名的石桥而故名高桥。在商州境内,以桥命地名的地名除了夜村镇高桥村外,只有黑山镇的高桥是一座肩负重荷而名副其实的石拱桥,它现在是沙砚公路和黑(黑山)沙(东西川村)通村公路的必经之桥。
高桥古石桥内径长为8.4米,宽4.2米,高7.2米,1984年在古桥南侧拓宽9.6米。1958年三(三十里铺)砚(砚池河)公路从桥南侧靠龙王庙处通过,因该地段地险落差大,又于1960年改道,从桥北侧接近古柳树处重修车路。1984年拓宽高桥时,将原桥弧形顶部拆除和拓宽的桥面一并按设计方案施工封顶,连接公路东西,沿用至今。
高桥,又名大平石桥。建造于东川、西川河流入黑山河(峒峪河)口处,该桥始建于何年已无法考证,因一通桥碑深埋在地基下,百寻不见。另一通现置放于高危的油坊屋内,无法进入查证。庆幸的是,玉皇顶清道光六年(1826年)立的庙碑中有“州西南七十里许,名曰高桥,其西南诸峰优美,而临上者玉皇顶也”的记述,可见,高桥应当至少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前清或明朝。
2018年腊月24日,笔者走访了时年还健在的91岁高龄的张兆祥老人。据张老和熊南山先生回忆,一桥石碑上记载了清朝同治年间(1862年)由山西(省)张大同大师主持的修补工程概况。桥面两边各竖金瓜石柱8根,凿卯,石条贯通连接,做防护栏用。他们说,两通桥碑分别竖立于高桥东西两侧。东侧的一通靠桥南,西侧的一通靠桥北,石碑处各有滑稽的石猴,甚是逗乐。
高桥石拱桥是秦楚、秦蜀古道的咽喉要道之一。居住在这里的山民的大门都安装铺面门,桥东有骡马店和上驮的骡马道,黑山街有王怀英经营的兴泰隆骡马店。黎明时分,骡马脖子上的铜铃声清脆悦耳,回荡在田间旷野。骆驼队每年只走半年。据说杨絮、杨叶落在骆驼身上,落处就会溃烂。
高桥是一座造就英雄的桥。目睹了同治二年(1862年)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率部西征,途径商南、商县黑山进入镇安,后攻克安康汉中的一段历史。经历了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闰五月黑山七保沙坪子(上沙坪)特大暴雨,导致地方水患的灾难过程,以及1954年8月数十日大雨洪水的冲刷而安然无恙的坚强。见证了1935年红二十五军战士摸黑通过大小庙沟前,奔赴袁家沟口与敌拼搏,及送别了三五九旅政治部副主任刘亚生(1948年)同病妻通过蒋管区前往延安而被捕的悲壮瞬间。同时,也亲历了贫苦农民从农会主席手中牵走了分得的戴着大红花的耕牛(指土改分田分农耕家俱)的喜悦。以及聆听了“三十饮罢团员酒,社员拼命战高桥”的豪言壮语(1958年腊月三十晚夜战高桥钻洞通水工程)……。
高桥是一座充满希望的桥。用自己坚毅的脊梁,承载着南来北往客商的忙碌,运走了大山深处的山货,迎来的是丰盈和吉祥。历史见证了高桥的不屈,现实谱写着高桥的顽强。山民不会忘记高桥的汗马功劳,愿高桥继续肩负时代重托,永不停歇,永不松套!
高桥,黑山人民心中一座永不忘怀的丰碑!
二〇二〇庚子年端午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