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文化协会 [加入收藏]
商州民间文化
当前位置: 主页 > 村史乡志 >

我们不再拥有年轻!(三)

时间:2022-02-16 13:11来源:原创 作者:山客A 点击:
我们不再拥有年轻!(三) (二下) 上山村是过去龙王庙乡一个比较大的自然村,人口有一百五、六十人。进入村子后,发现这里没有几户人家住在家里,于是我们在一家房前场边坐了下来,边休息边吃东西。正说着话,有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走到这里,好像是这一家
我们不再拥有年轻!(三)

(二·下)
      上山村是过去龙王庙乡一个比较大的自然村,人口有一百五、六十人。进入村子后,发现这里没有几户人家住在家里,于是我们在一家房前场边坐了下来,边休息边吃东西。正说着话,有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走到这里,好像是这一家的女主人。我们上前说明情况后,她立即拿出了烧水器,为我们烧水。然后告诉我:“你找的那个人不在这里住,他住在仓房岭村,离这儿很远。”我征求她的意见:“现在要去仓房岭,走那条路近一点?”她说:“两条路都很远!走左手近一点,但没有路,你们路不熟。还是沿大路下到小沟口原来学校那里,然后向南洼方向走!”
      听完这个妇女的介绍,我脑子几乎快要崩溃了,这下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老了,脑子不管用了!原来,我要找的这个人是一位阴阳先生,叫张水民,在这里的七里八乡,他的人缘不错!虽然我们之间年龄有差异,但我和他很有缘分,每次见面时都一直谈得来。这时我一下子才知道,我竞把他的住处都搞错了,害得我们俩多跑了多少路,一种懊恼顿时袭来,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不安和失落。
      当时时间是下午两点多,我们还有时间继续赶路。到了南洼村以后,我看到了商州边远地区农村的衰落,村庄里几乎没有人住,好容易找到一个独居老人,我紧绷的心才稍微踏实了一点。翻过这座山就是我的老家,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背着背篓在这一带拾柴火。搞清了地理方位,我和老李进行商议,考虑到张先生是一个手艺人,人在不在家还很难说,于是我们改变了以前的想法,决定翻越这座大山,晚上吃住在我的老家王山村,这样可能比较实际一点。
      翻越的第三道屏障叫老野岭,是过去大面河地区四座名山之一,海拔1453米。在老人的指引下,我们沿着上山的路线继续攀爬。好在这里隐隐约约,还能分辨出有茅草路,不至于再次迷路。走了一段时间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山坳里,这时眼前又出现了东西两条走向的茅草路,由于这里地势低,无法判断到底向那个方向走。我们好似远古时期的古人,眼前的一切感到很迷茫,几乎快要用上求筮或抓阄的办法确定我们的行走路线。结果,这一次向西走,又偏离正确路线一公里多,走到了红铜沟上面的山顶上。
      四十多年前,我经常走这一条路,上到山上以后,视野开阔了,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到了山的一侧,我想来到这里一次不容易,今生今世不可能再有这个机会了,于是和老李商量之后,决定一起攀登这座山的最高峰1453米。虽然一路杂草很深,又有烧毁的朽木料经常挡道,但一会功夫我们完成了登顶,坐在山顶上进行了拍照留念。
      下山的路本来是熟路,由于这四十多年的植被变化,以前的老路早已不见行踪,我们磕磕碰碰,左躲右闪,总算下到了山腰里,就在接近附近村庄不到三五百米的地方,这时意外发生了。我的右脚踩在了蓑草上,脚下一滑,前腿向下蹬,后腿背在后面,当时只感觉一阵钻心的疼痛,“哎呀”一声,把大家惊出了一身冷汗。这时老李马上返回帮忙,我摆顺了两条腿,一下子站了起来,然后活动了一下腿脚,除过大腿根疼痛之外,其他好像没事。
      到了王山村,由于现在大部分人都不在家,我和老李就吃住在我的一个堂弟家里。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