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文化协会 [加入收藏]
商州民间文化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交流 >

“圈子文化”是中国文坛劣根性的体现

时间:2016-09-10 09:03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陈阿娇 点击:
有些作家更看重泡圈子而非写稿子 艺术是养出来的,但不是豢养出来的。长时间以来,对于作家的资源分配一直呈现出金字塔状。圈子文化盛行,作家为了评奖、发表作品不得不流连于圈子,分心无法创作。 近日,德国汉学家顾彬再度放炮,称许多中国的作家很懒。 顾
 
            有些作家更看重“泡圈子”而非“写稿子”
  艺术是养出来的,但不是豢养出来的。长时间以来,对于作家的资源分配一直呈现出金字塔状。圈子文化盛行,作家为了评奖、发表作品不得不流连于圈子,分心无法创作。
  近日,德国汉学家顾彬再度放炮,称许多中国的作家很懒。
  顾彬这不是顾彬第一次放炮攻击中国当代文学。但这一次他以自己非常欣赏的已故诗人张枣举例,说明中国作家的懒:“有些作家非常懒,比方说张枣。他很有才能,我跟他约好了我在德国出他的书,他在中国出我的诗集,但他什么都没有做。我1999年出了他的一本诗集,很美的一本诗集,他连一首诗都没有翻译,因为他都在喝酒、抽烟……”
  中国作家真的很懒吗?
有些作家更看重“泡圈子”,
而不是“写稿子”
  近距离观察中国作家群体,会发现这是一个高度圈子化的存在。很多作家,往返流连于全国各种研讨会、发布会以及学习班,热衷于社会活动,互赞互捧,俗话就是“泡圈子”。泡圈子,耽误了作家们“写稿子”,饭局、座谈会虽然并不是旷日持久的活动,但是如果排满日程,还是会侵吞作家的创作时间,特别是长篇小说或者巨作这样需要“关起门来、六亲不认”的高强度、长时间写作。
  圈子本来是一种很寻常的现象,作家之间“以文会友”更算得上风流雅集,西方艺术家在工业革命之前就诞生了互相交流的沙龙文化。但在中国,作家“泡圈子”却是不得不为之。
  一方面,中国是人情社会,亲旧师长的邀约,不好拒绝,就如张枣那样优秀的诗人,成名之后回国,还会流连于酒场和各种聚会;另一方面,则是圈子的现实作用对于作家意义非凡。
  因为无论是文学评奖、作品发表还是文学批评,文学界都保持着鲜明的“圈子文化”特征,泡圈子也是工作一部分。对于作家,特别是“纯文学”作家来说,要获取上升的通道,必须先得到圈内权威的认可和支持,否则很难出头。
  在中国,文学期刊编辑掌握着发表作品的权力,评论家巨擘权威掌握着话语权,新人要靠圈子才能获得机会,而老牌作家也需要依靠圈子持续得到资源。
  和很多行业一样,作家圈不仅有“圈子”,还营造出一种与之匹配的“圈子文化”,有些善于依靠圈子、运用圈子的作家,脑子里充满了“圈子意识”,作品好与坏并不是首要考虑因素。无论是文学评奖、文学期刊还是文学评论,都是如此。
  久而久之,资历就成了衡量作家地位的重要标准。以国家最高奖的茅盾文学奖为例,2015年的茅盾文学奖获奖者平均年龄为61.8岁(此前最高纪录为2005年的57岁),且首次未有50岁以下作家获奖。
  虽然老牌作家大笔如掾,作品质量或许更有保证,但在上世纪80年代他们成名之时,也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文学创作的道路越来越圈子化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那些还在力争被更多读者认可的作家们来说,保持与其他作家、文学奖评委、文学期刊编辑和评论家们长久的往来,收获圈子里的人情和福利,就十分重要。
  作家们不得不混圈子,一方面要“做事情”,另一方面也要“做人”,沉不下全部的心去做“要耐得住寂寞”的文学事业了。
市场化的作家很勤奋,
但这可能是另一种思想上的懒惰
  中国图书市场每年新增图书种类有几十万之多,其中文学作品也占据一席之地。加上准入门槛很低且数量庞大的网络作家,抛开混纯文学圈子的作家们不谈,似乎面向市场的作家们很是高产。大部分成名的网络文学作家,常常是每天日更数万字,以满足读者们“追文”的热情。
  以网络作家富豪榜上曾经折桂的唐家三少为例,不管是在业界,还是读者群,提到唐家三少,最被公认的首先是他的勤奋。出道十多年,唐家三少已经出版了100多本书,但他仍然坚持每日在网上更新七八千字。哪怕是他外出旅行或办事,都不会停止每天更新,与网上读者“天天见”。
  一般行业,如果有从业者能做到全年无休就算是一种敬业,但对于贩卖方式迥异于传统出版业的网络文学来说,十年无休也是极其正常的。有时候为了配合编辑的推荐安排和读者们的“催更”,作家们要一天内写几万字,大多数成功的网络文学作家都背着几千万字的创作量,可谓是作家行业中的“劳模”。
  一些畅销书作家,例如心灵鸡汤类或者财经类作家,产出量虽然没有网络文学作家那么夸张,但畅销书出版制作的深度市场化决定,他们有时为了迎合某个新闻热点或者出版社的策划安排,也会一年写上上百万字。
  从平面数据上来看,中国作家似乎不懒惰,相反还极其高产。但是字数仅仅是单一向度的衡量,如果以质量论,大多数网络作品都是要出局的。无论是“霸道总裁爱上我”还是“乡村高手在都市”,都是一种重复的、机械的写作,算不上艺术创作。
  大部分网络小说,情节雷同化、类型化,千篇一律。特别是近年来,资本涌向影视制作行业,带来了网络小说IP化的趋势,更加剧了此类流水化式的写作。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13年的调查显示,56.7%的人表示网络小说受热捧原因在于“阅读门槛低,不用过多思考”,没有难度的阅读,甚至不乏庸俗如色情、暴力的成分。
  如果说当年网络小说创作,还能诞生出凤歌以及代表内地武侠新写实派的作品《昆仑》,这几年IP化的网络写作,作品质量早已经泥沙俱下。很多网络写手,对于作家的身份没有认同感,更愿意被称为“码字的”。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说,他们的作品几乎不合格。写出的作品不太考虑思想性、艺术性这些事,而是以是不是受网友喜爱,是否顺应了网友的呼声,“追文”的粉丝是否有增加等等为衡量标准。
  这种写作行为,以字数论,确实勤奋而高产;但这是以大量机械重复劳动,简单地投其所好,为写而写为代价的。这种只顾埋头狂写多挣钱,来不及停下来思考一下的写作,是否也是一种思想上的懒惰呢?
资源配置不合理,
作家创作缺少激励机制
  纯文学作家泡圈子,影响产出;商业化写作产量高,但高质量作品稀有。两个维度的合力作用,使得优质作品产出率低,显得中国作家很懒。
  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中国缺少鼓励作家踏实创作优质文学作品的机制,资源配置极不合理。
  按照北京大学学者邵燕君的说法,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起来的当代文学生产机制是以各级作协为领导、以作协主办的文学期刊为中心的网状结构,与“作协—期刊”相配套的是“专业—业余”作家体制。
  这本质上是一种专业作家管理体制,由国家统一发放工资,近年来一些地方的作家协会成立文学院,与一些没有“饭碗”的优质作家签约,鼓励他们创作。
  虽然表面上是一种可进可出的激励制度,但按月发放资助的形式,仍然是体制豢养作家的延续。由于缺少压力,一些作家动力不足,影响了文学创作。而同时,少数体制外的中青年优秀作家,特别是那些不混圈子的作家,没有得到体制的输血,又不肯或者不会写作商业化流水线的读物,就很容易生活窘迫,文学创作的道路也走得艰难。
  在一些国家,有着迥异于我国专业作家管理体制的基金会制度,作为另一种市场化行为,很好激励了作家的创作热情。国内也有资助作家的基金会,但大多数仍然是作协系统的附庸,国外的基金会赞助主体多为企业家个人或者家族财阀,其资助活动也不是一种对作家单向的施舍,而是带有市场杠杆调节作用的市场行为。
  在选择作家进行支持的时候,会充分考虑到该作家目前是否需要资助以及资助能否真的对文学艺术的发展能够起到可预测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资助往往是短程的,是一锤子买卖,最多能够保证作家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安心创作一两年的时间,而不是一种长期豢养。
  作家需要不同基金会的赞助,就要一直保持创作的产出,保持学术界和读者群的认可。一旦创作枯竭,也就自动淘汰出局,而那些有天赋且勤奋笔耕的作家,则会一直凭借作品而不是人脉,获得资金的支持和赞助,走上成名的快车道。
结 语
  艺术是养出来的,但不是豢养出来的。长时间以来,对于作家的资源分配一直呈现出金字塔状。圈子文化盛行,作家为了评奖、发表作品不得不流连于圈子,分心无法创作。资源配置会影响艺术家创作的格局,只有好的激励制度和资助方式,才能让作家高产稳产。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点击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