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十年文化成果展演”主题研讨发言之
![]() 编者按: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十年文化成果展演”系列活动已持续报道六期。从今天起,我们将陆续推出在“十年文化成果展演”主题研讨会上,商洛地方文化专家学者王林斌、董发亮、黄玉英、刘少鸿、张新中、王书亚、杨高智、张晓平等,以及协会会员代表的发言资料,让广大读者从不同角度对商州地方文化研究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增加大家对地方文化研究的认同感,积极参与和支持商州民间文化研究事业发展。
民间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记忆(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朋友们: 今天,很高兴能够参加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的《十年文化研究成果展演》之“十年磨砺 史话商州”主题研讨会。我作为一名退休的文化工作者,感触颇深,借此机会谈几点个人体会和建议。 一、感谢协会,搭建起了这个文化传承的平台 首先,我要感谢商州能有这样一个民间社会组织。协会十年来的坚守和努力,让商州的民间文化得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里,能有这样一个专注于本土文化的平台,实属不易。 二、退休后的文化参与,让老年生活更有价值 退休以后,人总会在不知不觉中享受快乐。而对我来说,能在协会里与大家分享个人的幸福和快乐,是一种莫大的满足。我们这些老年人,常被视作“弱势群体”,但在这里,我们却能用文化发出自己的“最强音”。 “历史是天,文化是地,独一无二的是我们自己。” 如何展示我们的文化自信?如何让民间智慧焕发新的生机?协会为我们提供了这个舞台,让我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三、对协会未来发展的三点建议 1、协会要有自己的“灵魂”与口号。一个组织要有凝聚力,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理念。建议协会提炼一句响亮的口号,比如“守护商州文脉,激活民间智慧”等,让每个会员都能感受到使命感和归属感。 2、文化研究也要考虑生存问题。文化不能只靠情怀,也要有经济支撑。协会可以探索市场化运作,比如开发文创产品、举办民俗体验活动、承接文化调研项目等,让研究与实践结合,形成良性循环。 3、以项目驱动协会发展。文化产业要持久,必须依靠具体项目。协会可以争取政府扶持,或与企业、高校合作,申报文化保护、非遗传承、乡村记忆工程等项目,让文化研究真正落地,同时保障协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根,是魂,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希望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在未来能走得更远,让更多人在这个平台上找到文化的归属感,也让商州的民间文化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谢谢大家! ——根据本人现场发言通过AI技术整理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