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老李, 我人生中的一盏明灯
老李,其实并不老,五十岁不到,因为平时总是热心于帮助同事朋友,单位里总有人喊他一声“老李!”久而久之,大家便习惯了这种叫法。老李也乐于接受这个称呼,因为商洛这个地方,只要叫某某人老啥,显得关系格外的亲近。 老李,大名李鹏,洛南寺坡人,出身于书香世家。外祖父系洛南县文博事业的奠基者卫迪誉先生,老先生集国学、民俗学、文物知识和曲艺才学于一身,终生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声名斐然。母亲李老孺人,大家闺秀,温良贤淑。父亲李先生毕业于商洛地区师范学校,师从国画大师杨运昌先生,先后在洛南县多所学校任教,书画造诣颇深。老李姊妹四个,他最小,因此也更受父母疼爱,自小就随着父亲工作调动辗转于洛南多所学校,让老李真正体会到了孟母三迁的苦心。90年代,大哥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成了人民教师。老李从商洛地区技工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洛南县造纸厂工作。他埋头苦干,善于钻研,在单位动力车间,结合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老师傅虚心请教,精心钻研电气化业务,破解实际工作中的难题,为之后人生奠定了基础。 后来 ,随着改革开放及国有企业改制政策的不断深化,老李停薪留职,携妻女到西安、咸阳等地工作,一待就是几年光景。在后来的日子里,老李经历了岳父、母亲仙逝,后来随着女儿入学及儿子的出生,越发感觉在外奔波的不易,恰好这时所在单位刚好在商洛市成立分支机构,鼓励商洛籍的职工回原籍工作,一来免了职工思乡之苦,二来降低了公司差旅成本。分公司成立之初,从基建施工到设备安装,从物业谈判到政府联络,老李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后勤保障工作干得井井有条,为保障公司的顺利运营做出了贡献。 2011年夏,我进入单位,和老李同室办公,从事外勤和政府事务联络工作,他待我如同兄弟一般,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个人关系十分融洽。2016年春,单位进行机构改革,我所在的部门从省公司直管变更为分公司管理, 人员撤并分流至各个部门,我可能要去一线部门,当时心情极为复杂。领导在征询老李意见时,老李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感激不尽。他说:“只要领导同意,我这里随时可以接收。”知道这一情况后,我顿时感觉到胸口的石头落了地。其后,老李亲自帮助我熟悉部门事务,手把手地指导我开展业务工作,使我的工作很快进入角色,他也正儿八经地成了我的师傅。 2017年初,公司计划成立工农路分公司,老李问我有没有调动工作的想法,刚好工农路离家近,我就说想调动。他说工程主管岗位感觉咋样,让你去干能不能拿下来,当时我有些怯火,怕干不了。他鼓励我:“要有信心,相信你能干好。”我说“乃就试一下,业务上需要师傅支持。”7月1日我跟师傅正式调动进入工农路,参与了公司新项目筹建工作。项目从无到有,从开工到正式运营,在师傅支持鼓励下,我发挥特长,用镜头记录了整个工作过程,得到了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 在日常工作中,师傅精心指导,我兢兢业业,唯恐给师傅丢了人。生活中,师傅一样嘘寒问暖,处处关心,无论是我和爱人发生矛盾,还是工作上出现得不愉快,他知道后都是私底下开导我,或批评我,或安慰我。工作之余,我们一道进山骑行,钻沟溜渠,上坡下涧,玩得像小孩一样。 2023年了,一晃就是我入司的第十二个年头了,师傅老李也从当年的壮小伙子变成了真正的老李,在工会主席的岗位上尽心尽职为职工服务。我也从刚工作时的小青年变成了油腻大叔,在工会干事的岗位上协助他工作,师徒俩携手共进,工作干得有条不紊,支撑着公司这一片小天地。时光荏苒,万事皆变,唯独不变的是我对师傅的敬佩之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很多年以后,老李和我也将慢慢老去,变成一个老头子,我们会带着孙子逛公园晒太阳。那时,我仍会自豪地对同事和朋友说“你说老李呀!那是我师傅哩!” 老李,永远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