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腰市(连载)
——商州武学堂,出了状元郎
(郭家老院门口已成了树仙的老槐树)
清朝雍正年间的某一天,商州腰寺紫峪村的村口,聚集了很多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特别是周围四邻八乡的绅士贤达们,个个穿戴齐整,满面春风。紫峪村大槐树下的郭家大院里,已摆了两行八仙桌。大院门口,年轻后生们有的贴对子,有的挂红灯,出出进进,忙忙碌碌。大家都在忙什么呢?他们正在准备迎接金榜题名的新科武状元,来紫峪郭家拜师谢恩。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1733),商州武学堂的一名武举子高中状元,他就是镇安县的孙宗夏。因为我的先祖在这一时期,是商州武学堂的教师。状元骑着高头大马,由州府的官员陪同,领着武学堂的众学子,敲锣打鼓,走村过镇,来谢恩师。从州城到腰寺六十多里的山路,围观者,跟随者不断增加,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热热闹闹,迤逦四五里。 状元郎未到紫峪村口便滚鞍下马,开始步行。随从们抬着一块又厚又大的金匾,捧着一幅对联,迈进郭家大院。霎时,鼓乐喧天,花炮齐鸣,满院子的男女老少,济济一堂,喜气洋洋。 状元所赠金匾,长一米五六,宽一米,厚两寸。墨体,金边,中刻朱红大字“天春皇觅”。也许典出杨万里《和皇太子梅诗二首》“梅仙蹈雪步生尘,储后梅诗雪共新。玉句金章云锦字,问天觅得隔年春。” 装裱精致的对联宽约四十公分,将近两米长,纸质厚实优良。纸色深红,绿彩花边,对联字体乃书法奇葩——“梅花篆字”,花中有字,字里藏花。远看墨字真切,近观墨迹全无,眼前只是团团金梅,俊雅而瑰丽,春风拂面,煜煜生辉。 谢师仪式至始至终,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一人身上。干练利落,神采奕奕的武状元,在庄户人面前,自然是十分耀眼。郭家大院的里里外外,除了院子中间的八仙桌,大人小孩挨肩擦背,挤的严严实实。孩子们窝在大人的缝隙里,急急切切,钻来钻去,渴望一睹状元郎之丰神异釆,那可是多少少年,人生的目标,心中的偶像啊! 那一天,几乎腰寺、大荆、板桥各村的乡民都来看稀奇。毫不夸张地说,这是腰寺川自康熙以来,七十多年中规格较高也颇为风光的一桩大喜事。 由此,商州武学堂也自豪地兴旺了一百七十多年。 有人说,古代的科举考试,就像今天的"升级打怪",你得一步一步向"金字塔尖"攀登。一个"举"字,凝聚了学子们的万千情结,不知浸泡了多少的悲辛艰难?我们不妨看一看状元的攀登之路吧! 古代的科举制度,是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炀帝大业三年开始,到清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风云变幻的一千三百多年。创始于隋,完善于唐宋,兴盛于明清两朝。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基本沿用唐宋的考试程序和内容范围。总体分为四个步骤: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试,也叫“童生试”“童子试”,是童子的入学考试,考上就可以进入府学、州学或县学学习,准备参加乡试,这才是科举的正式开始。童试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三级考试,都是在每年的春天举行。 清代的院试由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科考,学政多为进士出身,考试的试场称为“考院”。应试者经县试、府试及格后,无论年龄大小,均称为“童生”。三试通过,成绩优良者为“生员”,俗称“秀才”,只有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这是功名的起点。所以有人把“院试”看作科举的第一试。县、府、院试第一名都称“案首”。 乡试是在各个省会举行的省级考试。每三年一次,考三场,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由皇上钦命主考、副主考。考期在秋季八月,古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考中便是“举人”,俗称“孝廉”。因乡试唐宋时称为“解试”,所以第一名称“解元”。江南才子唐伯虎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中了举人,可以为候补官员,既有资格参加会试,也有资格做官了,尤其考中后风风光光参加鹿鸣宴,是举子们一生的骄傲与荣耀。 乡试中举叫乙榜,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群英荟萃的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自唐代开始的鹿鸣宴、琼林宴为文科宴,鹰扬宴、会武宴为武科宴。琼林宴和会武宴,都是中进士后在京师举行的宴会。 会试,是全国举子在京师的集中考试。这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第二年初春举行,故称“春闱”。会试也考三场,是较高一级考试,考官的职务也比较高。主考官称“总裁”,考中的举子称为“贡生”,俗称“出贡”,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大约在四月份左右,由皇帝亲自主持。贡生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 殿试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 称甲榜或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殿试第一名叫“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佳话。 古代文人,把“金榜题名”看作人生的头等大事。寒窗苦读,磨砺心志,一直梦想提笔安天下,上马护乾坤。一但得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殿试始于武则天,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到了宋开宝六年,才正式实施,作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考试。 不过,武举则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由兵部主持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从此,科举考试分文武两科,一直延续到清末。武不输文,到了宋代,武举增加了军事策略能力的考试。那么,各州府就逐渐开设了武学堂。 据说,在清朝统治的两百七十多年里,孙宗夏是商洛唯一高中的武状元,在整个陕西也好像是独一无二。清嘉庆年间,因头名武状元传胪(唱名)未到被除名,榜眼秦钟英(陕西神木)推升状元。 历史上年龄最小的武状元,是《宋诗纪事》中记载的朱虎臣。绍兴三年四月,朱虎臣年仅九岁,参加朝廷举行的武殿试,射出十箭,有九箭射中目标;朝堂之上,他面对皇帝与群臣,从容不迫,侃侃讲述《孙子兵法》,推演《诸葛八阵图》,被赞神童,皇帝特赐朱虎臣武状元。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开元初年的状元,郭氏先祖,汾阳王郭子仪。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出任宰相。平定“安史之乱”,驱逐入侵吐蕃,谥号“忠武”,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我家父辈的武功,是不是承继于先祖汾阳王?由于传到我父亲这一辈,已是郭氏第三十七代,年代久远,无法考证,不宜妄下定论。不过,据父亲说,从康熙年间开始,清朝以后的年代,商州武学堂的功夫教师,都是由紫峪郭氏子弟中,武功优秀者代代承袭。 孙宗夏,状元及第后感谢恩师,赠送的对联和金匾,遂成我家的传家之宝,一直珍藏了两百多年。1957年我当兵走之前,发现对联边沿因年久破损,还细心裱糊了一遍。1958年吃食堂时生活特别困难,又觉得匾额是旧时代的东西,就把这块又厚又大的状元赠匾,当做木料使用了。旧房倒塌后被拆掉,对联也随之不见了,十分可惜。两件贵重文物的损坏遗失,成为我终生最大的遗憾,我感觉愧对祖先。 我的祖父郭映奎,光绪年间,就是商州武学堂的教师,刀枪棍棒样样精通,飞马射箭是其绝技,他的学生遍布商洛各县。洛南白塬的白建章,永丰李圪崂的李老五,大荆的绰号“鬼子鼓先生”,都是祖父的学生。 “鬼子鼓先生”绰号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清朝后期,他到长安参加“乡试”,考到飞马射箭这个科目时,也许是他跑马的姿势与速度太过炫目,击鼓的鼓手竟然看呆了,忘了敲鼓,“鬼子鼓先生”一怒之下,连射三箭,全中鼓心。考试用的鼓被毁坏了,他也违反了考试规则,自然榜上无名。此后,有举子因他箭艺超群,脾性刚烈,因射鼓而断送前程,遂赠绰号“鬼子鼓先生”。 科举考试有利有弊,虽然今天不被看好,但在中国古代,对许多寒门学子来说,这是他们能与达官显贵的子弟们,公平竞争的唯一平台,出将入相的唯一出路。朝廷破除门第选英才,使得许许多多的中下层平民,拥有进入上层社会施展才华的机会,让所有握着锄头的读书人感到:日子有奔头,人生有希望。 不论是谁,你完全有资格可以梦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连载审稿:郭志康)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