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药王山
吃完耀州的咸汤面,擦一下沾满咸汤的嘴巴,我们开始向药王山进发……一路上,小儿子还在不停地念叨着刚才文化墙上的几句俗语:“陕西八大怪,房子半边盖,面条像裤带,辣子一道菜……” 早听说耀县人吃辣子是出了名的疯狂,还说:不吃辣子,就没有灵魂!不知啥时候,又冒出一个“没有吃咸汤面,就不算到耀县”的口头禅。为了满足一下好奇心,我们硬是七绕八弯去体验了一回。 老实说:咸汤面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其特点就是便宜,亲民,速度快,去吃的大多是劳苦大众,不拘一格,匆匆忙忙而来,稀稀溜溜咥上一大碗,又匆匆忙忙而去……不像有些地方吃一顿饭,像高速上的堵车,等得让人心焦…… 今日的药王山,已大不像从前。宽敞的广场上修起了一座宏伟的门楼,是游客接待中心,也是收银的关口。遇上“五一”,虽游人不是很多,但票价不降反而比平时涨了二十。 走进门来,但见一个金色的大葫芦悬挂在假山之上。壶中喷出一股涓涓清流,顺假山缓缓流下,形成瀑布,意喻悬壶济世,川流不息吧! 但我最牵挂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石大仙”——海上方石碑。 随着五颜六色编织的风车长虹路,我终于找到了默默站在一边的海上方石碑。石碑经过风雨的长年洗礼,字迹已模糊不清。此地逗留的只有我一个人,一时感到无比的惆怅和辛酸,中医被世人冷落的影子已照到药王脚下了! 随着石阶上山,我又看见了雄伟的几个大字——中国药王山。还是那么振奋人心! 回想二十年前,也是这个季节,我还是一个懵懂小青年,来游药王山,只见药王山游人如织,虽景点不多,但原始古老,沧桑依旧,每处都有人指指点点,拍照留念。我也知道了“骑虎诊龙”“龙穿洞”等美丽的传说,而如今的游人,都大多急匆匆地赶路,不知为何而来? 拜完药王和十大名医,我才觉心有归宿,夙愿已了。便急匆匆去找那一片碑林。那一片历代文人骚客留下的珍贵印记的历史丰碑。只可惜,这一次,大多没有找到,不知是被人破坏?还是挪到了别处?让人有一丝遗憾。 走上醉翁亭,抚摸着醉翁石,感觉已不是从前的温度。便急匆匆去找摩崖石刻。 当年那可是人气最旺的地方。据说那崖壁上的佛像非常有灵气,那儿有病摸那儿,一摸就好。于是,佛的脑袋,肚子,膝关节都让人摸得油黑发亮。而且,好多人摸过,都说“好多了”,于是游人前仆后继地爬上佛像,摸这摸那,流连忘返…… 这次踏进崖洞,却看到佛像已被人围起来了,只能看,不能摸,想要摸,是要付费的。这才想起刚游过的几个景点,都有类似的套餐,求福的,求财的,求平安的,求……,反正不花钱,好像难以完成夙愿,这就是如今的药王山。 不知啥时候,普救天下苍生的药王,早已被后人染上一身铜臭,也不知养生福地,到底要宣扬一种怎样的救世理念,还是时代精神? 带着满脑子的疑问,我走过遇仙桥。在桥上小憩了一会,凉风袭来,十分惬意自在。一条小径通向林子深处,虽是人造景观,两边的树却是原生态的林木,让人心情大爽,有一种回归自然的宁静! 顺着石阶而上,读着两边石刻的草药的名字,才觉得这才是药王山真正的“味道”。不愿做匆匆过客的游客,一步一个台阶,都心平气和地走上来。着急赶路的,都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像牛一样喘着粗气。嘴里还不停地喊着:累死了!热死了!!渴死了!!!然后赶紧找个有树荫的地方,歇上一大晌儿。 人生都在赶路,一路的风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但美好的东西却会铭记在心。金钱如粪土,往事如云烟,人生如白驹过隙。我们丢失的宝贵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而有些东西,一旦丢了,就永远也找不回来了…… 走上南庵,也比从前宏伟壮观了许多,一片新修的大广场,高高矗立的药王像至少要七八米高。药王神色凝重,仰望远方……不知是遥望长安春常在?还是叹息山中岁月不知当年……。观星台被改成了赐福台,但是求福的人少,求财的人多。 药王手植柏依旧默默矗立,傲视苍穹,树下牡丹花争奇斗艳,“香气熏得游人醉,直把五台当长安。……” 归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药王光辉的一生,大发慈悲恻隐之心,普救天下含灵之苦。视患者如亲人,远离荣华富贵,归隐终南五台,著书立说,修身养性,普救苍生,以德育人,才有今世之朝拜圣地。药王的光辉思想,千年不衰,才有今日之药王山。 问道药王山,应该学习药王大公无私,视金钱如粪土,视患者如亲友,广大医家,应怀着敬佩之心,虔诚之心,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业精于勤,奋斗一生。灵魂在这里应该得到锤炼,提升!人生在这里得到启迪,万万不可为追求利润增长点,背“道”而驰!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俞于此! 梦想中的药王山,中国的药王山,我还是依旧喜欢你那当初的模样! ——2023年5月4日写于商山百草园
(编审:徐刚民)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