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文化协会 [加入收藏]
商州民间文化
当前位置: 主页 > 村史乡志 >

抗日将军赵清廉

时间:2025-08-29 10:58来源:原创 作者:商州民间文化研究 点击:
抗日将军赵清廉 1937年,在日本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侵略战争之际,唯有抗日才是我中华民族的爱国出路。 黄埔一期毕业生赵清廉将军(陈赓、杜聿明、胡宗南的同学)因满怀
抗日将军赵清廉


 
      1937年,在日本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侵略战争之际,唯有抗日才是我中华民族的爱国出路。
      黄埔一期毕业生赵清廉将军(陈赓、杜聿明、胡宗南的同学)因满怀一腔爱国热血,极力扩充抗日力量,实施全民抗日。因此,他回到自己的家乡陕西商县龙驹寨,召集民众,收编地方武装,促使民众们凝聚力量,参加抗日。
      1937年夏天,国民军事委员会参议赵清廉将军在陕西老家的商县东乡刘家塬,成立了中国国民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中央直属第一抗日游击司令部。赵清廉将军挂帅为司令,古鼎新(古世珍)为副司令。
      当时,身为陕西商县巨匪头子的古世珍,极力想洗白他的土匪身份,更想靠着赵清廉将军的中央背景洗脚上岸,成为国家正规军。同时,深受匪害的商洛百姓们在古世珍部的烧杀抢掠、欺凌霸辱之下苦不堪言,更是向赵清廉将军建议让这些土匪们去参加抗日杀敌。在这种情况下,赵清廉将军为了消除匪患、增加抗日力量、化害为利,把古世珍部也编入了国民军事委员会直属第一抗日游击队之中。
      在赵清廉将军的中央背景之下,身为匪霸的古世珍为了重整旗鼓,在军政界正式使用古鼎新之名,俨然登堂入室,成了执掌国军部队实权的大人物。于是,古鼎新竭尽平生之力召集兵力。其中商县麻街、上秦川、龙驹寨,包括商南县,纵横三百里都是古鼎新的天下,其势力范围甚至延伸到河南荆紫关一带。赵清廉将军成立国民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中央直属第一抗日游击队时,共召集民众达四千多人,辖三旅六团。其中,陕西蓝田的著名陕军老团长张志厚任第1旅旅长,主要成员是陕西的民众和热血青年。
      陕西商县上秦川(金陵寺)上竹园村的古鼎新兼任第2旅旅长,该旅主要由商洛的土匪组成。第3旅旅长段凤轩,河南淅川县荆紫关汉王坪人,原是镇嵩军刘镇华的参谋长,该旅主要成员是河南的爱国人士和当地民众。其中,赵天赐(金陵寺刘庙村人,古鼎新的老表,因商县地方口音把赵天赐读作“赵天时”)李龙庭(龙驹寨红头岭土匪头子,因当地口音把李龙庭读作“李龙卿”,龙驹寨人都叫他“黑龙”,因口吃,又叫“李结子”)以及李兆杰等六人分别任团长。
      1937年秋,各旅部、团部继续积极召集抗日民众和热血青年参加抗日,展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赵清廉将军以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驱使民众们挺身而出,坚决捍卫国家主权。陕西商县的热血青年们放弃了自己的生活,毅然投身于抗日战场,加入军队奋勇抗日,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可是,国民党的重要官员贪腐成性,大发国难财。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对赵清廉将军的抗日力量不但不给有力的支持,还压缩、克扣物资和军费!身为五虎上将之一、时任西安行营主任的蒋鼎文,明知道这个拥有4500多人的抗日队伍,却只提供2000套军衣和四五天的军费,赵清廉将军不得不把实情汇报给蒋介石!
      1937年11月,赵清廉将军命令这支抗日游击部队开赴河南方城整训,并指定这支部队由西峡口进入淅川。军衣、物资、军费不足,导致古鼎新、赵天赐、李龙庭等人不满,认为赵清廉将军独裁专权,所以他们一直在后方集资集物,大量扩充兵力。蒋鼎文几次电催,古鼎新置若罔闻。古鼎新还忧虑奉命出陕后,商县土匪老巢会被别人占据或捣毁。更何况王文哲、周维华等与古鼎新有矛盾的武装势力一直觊觎他的地盘。于是,古鼎新为排除后患,派其营长孙振杰率200多人突袭北乡地方民团,终因走漏风声、指挥不当而失败。古鼎新得知商山中学校长邵雍黎与周维华交厚,决定除掉邵校长使周失去城区的支持者,并派人给邵送去委任状,委任邵为支队参谋长。邵接到委任状,即去刘家塬向古致谢,返城途中被古鼎新派去的心腹李建华杀害。紧接着,古鼎新想方设法让他的大弟古鼎立当上秦川地方常备队队长,又将西乡各联保主任换成自己的嫡系。老巢的后顾之忧解除了,但对于出陕赴豫抗战之事,古鼎新仍犹疑不决。
      1938年,古鼎新因未得到军衣、军费而不听调令,所以刘峙将军和赵清廉将军把实情报告给军政部何应钦部长。随后,蒋鼎文不但未给予古鼎新部物资和费用,而且还派出一个师到商县进行威慑,并将大炮架到古鼎新老家的后山上。在此情况下,赵清廉将军答应给古鼎新提供军费、军装、物资等,古鼎新准备率部东开。古鼎新部出发之前,为了响应赵清廉将军抗日的号召并安抚沿途百姓,在商洛城乡张贴有“本军参加抗战,为保民族安全”之语的布告,告知社会各界,以免造成恐慌。
      随后,部队按照赵清廉将军指定的路线,由西峡口进入河南。此地是豫南七县霸主别庭芳的辖地。别庭芳得知古鼎新与紫荆关段凤轩同归一军,担心古部经过淅川、内乡时突生变故,不许古部通过,并派重兵把守。强敌阻道之际,古鼎新部行至赵川一带时,百姓得知土匪古鼎新路过,早已将粮?、衣物藏好,躲进深山。古部将留守于赵川后街小山寨的地方武装全部消灭,就地驻扎,挖地三尺,搜寻粮?财物。古派人与别庭芳交涉,想取道紫荆关入豫境,别庭芳不许,古鼎新无可奈何。幸好段凤轩旅长与湖北方面的南华区区长是儿女亲家,赵清廉将军安排以段凤轩旅长的名义与南华方面商谈,才得以绕道南华经淅川进入河南方城县进行整训。之后,赵清廉将军成立的革命军事委员会直属第一抗日游击队从方城转至洛阳整训,归刘峙的第一战区直辖。
      1938年夏,赵清廉将军率领这支中国国民革命军军事委员会直属第一抗日游击队,开往湖北,参加规模宏大的武汉会战外围战斗,驻防于黄梅、广济一线。
      这次战役使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打破了日本妄图迅速占领中国、进行殖民统治的计划。日军在会战中投入了大量兵力,却未能实现其速战速决的战略目标,反而遭受了重大损失,此战役使日军战略进攻的势头大大减弱。这次战役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积极性和信心,让被压迫、被侵略的人民看到了获得自由的希望。
      赵清廉将军推动全民抗战,使有血性的中国人民拿起武器,参与到保卫祖国的斗争中,鼓舞了民众奋勇作战的士气。 他们以血肉之躯抵抗日军的凶猛进攻,舍身殉国。他们以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消耗了日军巨大的有生力量,展示了中国人民坚决抵抗外侮、保卫国家的决心和勇气。同时,陕西人在会战中展现出的顽强抗战精神得到传承。为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转自百度网友230b2f45b《抗日将军赵清廉》,文中文字和照片有删改。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