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民间文化移动版

主页 > 民俗传承 >

诗赋吟颂牧护关连载(十六)

诗赋吟颂牧护关连载(十六)

      编者按:前期连载了郭增尚 郭明霞《民国时期的腰市》后,我们又征得《诗赋吟颂牧护关》编辑王述升、闵斌两位老师同意,在该书选取部分内容,以使关注协会网站的读者能够更进一步了解商州唯一地处黄河流域的牧护关镇。
 
六、考究牧护关(1)
蓝 关 铭
牛树林 郭敏厚
 
  两年间,为探求蓝关旧址,我们先后做过三篇考证文字。文体所限,难得生动。今天,向读者推荐一篇晚唐诗人皮日休(约834——884)所写的《蓝关铭》,以便从这篇典雅、简约的四言韵语和序文中,较为轻松的感受一下有关蓝关古老话题。原文不长,计序101字,铭64字,抄录于后,以飨读者。
  六年,皮子副诸侯贡荐入京。程至蓝田关,睹山形关势,迴抱于天,秀欲染眸,危将惊魂。噫,将造物者心是而加力耶。不然者,何壮观若斯之盛也!《易》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信矣哉!若为天下之枢机,万世之阃阈者,非兹关而莫守也。因陈其规,是为《蓝田关铭》,曰:天辅唐业,地造唐关。千岩产作锁,万嶂为栓。难图其形,难状其秀。双扉未开,天地如斗。轧然昼起,人流如济。似画秦图辅于马底。岭不可侵,惟 王之心。夫兹关,独可规临。
  作者在铭序中首先交代了写作缘由:“六年,皮子副诸侯贡荐入京。程至蓝田关,睹山形关势,......因陈其规,是为《蓝田关铭》”。先秦把向朝廷推荐人才称“贡士”。《礼。射仪》云:“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到了唐代,朝廷取士,由州县推荐的叫“乡贡”,推荐名目有秀才,进士等。被推荐者经乡贡考试合格即称“贡士”,就可由州县送往京城参加会试。作者说,唐懿宗咸通六年(865年)自己符合乡贡考试的推荐资格,入京会试,旅程来到蓝田关,看到山势关势......于是就按照古人喜颂名山的老规程,写了《蓝田关铭》。他于咸丰八年中进士,尽曾任太长博士。他的家乡在唐代襄阳(今湖北襄樊)。由此可知,他这次入长安,应是从襄阳出发,途径商州,再到蓝关的。这条路线,正如符合北魏郦道元所说:“蓝田县南有峣关,地名峣柳道通荆州”。({水经注}引自{土地})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杨济安所编的《中国古代史教学参政地图集》“荆州”条下云:“荆州(北魏):陕西商县。”可见,唐时的蓝关就在蓝田县南,商州西北的秦峣关。北魏的荆州即是唐时和今日的商州。
  有朋友在阅读了拙文《秦汉峣关·唐蓝关小考》后问我们:唐代蓝田—蓝桥—蓝关—商州是崎岖山道,韩愈“东迁”潮州怎么过得去!对此,必须以历史的眼光去看。商於古道早在战国时期就是秦楚之间的交通要道。张仪欺楚之事就发生在这条路上。唐时,此路更是东南各地通往京城长安的必经之地。贞观七年(633),商洛刺史李西华又开筑新路七百里,来往更加便当。李商隐曾称赞此事:“商於新开路,崎岖古公闻”。“更谁开捷径,速以上青云”。(《商於新开路》)希图青云直上者,奋力向西攀登,皮日休也算其中之一。被贬去国者,无奈向东下滑,韩愈即属此类。
  铭文说:“双扉未开,天地如斗。轧然昼启,人流如济”。哗啦一声,白天开放关门,人流就像码头、渡口一样拥挤。真有这么多人吗?肯定有。宋代王禹曦曾说:“自大历、贞元之后,王室衰微,李希烈陷大梁,李琦继叛,由是汴路或不通焉。”吴、越、江、淮、荆、湘、交、广,郡吏上计,皇华宣风,憧憧往来皆出是郡,盖半天下矣。”(《“商於驿记”后序》)
  即是说,自大历(766—769)、贞元(785—805)年间以后,由于地方势力反叛作乱,开封至长安的道路不通,东南的半个天下,郡吏向上献策,使者向下传令,来往不绝,都要出入这条路。半天下的诗句为证。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司空曙《登秦岭》云:“南登秦岭头,回首是堪忧。汉阙看门远,商山蓝水流。”杜牧《入商山》云:“早入商山百里云,蓝溪桥下水声分。流水旧声入旧耳,此回鸣咽不堪闻。”曹松云:“泻月声不断,坐来心益闲。”“那辞通曙听,明月度蓝关。”诗句分明点出“秦岭”、“蓝水”、“商山”“蓝溪桥”“蓝关”,说明他们都曾是蓝关道上“如济”人流中的一员。
       “似画秦图,铺于马底”。说明当时交通工具是马。如带家眷,亦不过马车而已,所以速度很慢。《旧唐书》载:韩愈于元和十四年正月被贬出京;宋洪兴祖《韩子年谱》说:愈于“三月二十五日至潮州”耗时竟两月余!至于途经蓝田者,是否会有“似画秦图,铺于马底”的感觉,取决于个人的览物之情。韩愈遭贬,老命难保,所以看到的只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皮日休尽管心境平和,看到了蓝关的壮秀,但“险不可侵,惟王之心”仍透露出对唐王朝会试的忡忡忧心。“夫兹关,独可规临”——况且此关倒可以让人随意登临。他也只能如此安慰自己,可见其心情也不怎么轻松!

  ——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引经据典,引用历朝历代的资料记载,佐证说明古蓝关就是秦的峣关。秦峣关、唐蓝关就是现在的牧护关。

       本期执行编辑:郭志康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