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座谈交流,实物研究佐证——南京龙山任氏商州寻根获得圆满成功
时间:2020-08-02 07:56 来源:原创 作者:秘书处 点击:次
现场座谈交流,实物研究佐证
南京龙山任氏商州寻根获得圆满成功
7月28日,商州天气结束了近期一段时间的绵绵细雨,开始放晴。清晨一大早,曾三次赴商寻根的南京龙山任氏宗亲会任本诚宗长,带着个人心中的一份满意,驱车离开了商州,从而结束了他长达八年的全国寻根之旅,为南京(古金陵)龙山任氏宗亲找到了宗源。金陵龙山任氏始迁祖付六公,大约于明宣德((1426—1435年)以后卜居金陵龙山。据五知堂龙山任氏始修于康熙三十年的家谱记载:“付六,始迁祖,性旷达,慕古迹,好水山游,前明间自鸡笼山来姑苏访孟嘉落帽处,卜居龙山麓,久而忘返遂家焉。”金陵龙山任氏现有人口大约2万多人,已传至26代,约580多年,人丁兴旺,基业辉宏,为古都金陵地区任氏之望族。 2013年,金陵龙山任氏宗亲会正式开启了寻根之旅,由于历史的原因,家谱留下的唯一信息是一个地名“鸡笼山”,给寻根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范围内大约有“鸡笼山”地名37个,经他们逐一梳理核对,先后组团奔赴带有“鸡笼山”地名的山东、安徽、湖南等18个省份进行实际考察,结果除两个地区之外,其他地方没有任姓居住,况且两个地区任姓居住都比较晚,被一一排除。就在寻根工作进入死胡同的时候,在一次参加陕西榆林举办的全国任氏宗亲联谊会返程途经商州时,无意中发现了路边一个竖着“任塬村”的标志牌,下车通过询问,最后证实任塬村后面的山就叫“鸡笼山”。 据《续修商志》山川记载:“鸡笼山,东南三里,古寨地。今犹称‘鸡笼寨’。”实质这本州志,上乘了明嘉定年间商州最早的志书《商略》的衣钵,为任塬任氏九世孙任庆云所修,被地方文化学者称为“商州志书第一人”。康熙四年续修的《续修商志》,为目前世人能看得到的最早州志。另据成书于乾隆九年的《直隶商州志》卷之二山川载:“鸡笼山,在州东南三里古立寨处,今犹称鸡笼寨。”由此说明,任塬村后的鸡笼山由来已久,为当地一个古地名。 7月21日,金陵龙山任氏宗亲会任本诚宗长,经过十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于当天下午到达商州。他再次进入任塬村实际走访,然后与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取得联系,商定第二天举行一次由金陵龙山任氏宗亲会、商州任塬村任姓宗亲代表,以及协会相关文化学者组成三方研讨会,采取现场座谈交流,实物研究佐证,组织专人外调,小范围资料核对,进一步佐证了金陵龙山任氏源于商州这个事实。 金陵龙山任氏源于商州座谈会由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主持,首先由金陵龙山任氏宗亲会宗长任本诚,介绍了他们8年多的寻根历程,以及需要解决那些具体问题;其次由商州任塬村任姓宗亲代表,分别就任塬任姓的基本情况、家谱资料、遗物遗存等作了发言;然后由协会家谱姓氏研究、地方志书研究,以及古遗迹遗物研究等方面的文化学者,一一发表个人的观点。最后协会会长徐刚民就以上大家的发言进行了归纳总结,确定了金陵龙山任氏源于商州具备了五个基本事实,符合一个合理研究推断的结论。 经研究证明,金陵龙山任氏宗亲会这次商州之行,进一步确定了金陵龙山任氏源于商州任塬这一基本事实。第一、两个堂号吻合。据《续修商志》记载,五代时期三原县的任圜距元代克中共16世,大约500年,代差28岁,符合一般推算结果范围。说明宋代的任布确实属于任塬这支任姓的先祖。任布首创“五知堂”,金陵龙山任氏也为“五知堂”,堂号相同,说明他们之间存在世系关系。虽然任塬村任姓家谱没有标注“五知堂”,但他们是任布的后人,因此金陵龙山任氏与任塬任姓存在血缘关系。第二、两支世系吻合。根据任塬村二门嘉庆三年(1798年)续修的家谱记载,当时世系已进入19世,距今220多年,现世系已进入26世(去除两头),金陵龙山任氏世系也已经进入26世。第三、两个地名吻合。据金陵龙山五知堂任氏家谱记载:“付六,始迁祖,性旷达,慕古迹,好水山游,前明间,自鸡笼山来姑苏……。”任塬村的鸡笼山在康四版《续修商志》中早已记载,两个“鸡笼山”不是一种巧合。第四,两谱之间有一定承继关系。据《州志》和《任氏家谱》记载,任塬村任姓二世祖任让为武略将军,按照封建社会惯例,后人应受封赠。根据任本诚宗长多年研究,在南京地区家谱中,没有家谱随意把家族中的女性称为“孺人”,唯独金陵龙山任氏一支没有官宦历史,却在家谱传记中称女性为“孺人”。第五,宁商之间早有水运联系。明代初期,商州与金陵之间具备了良好的水运条件,江汉、吴越地区的大米及手工产品经水路源源不断运往西北地区,西北地区的生漆、山珍则运往江南地区。清光绪年间,商州龙驹寨每年上交朝廷的厘金,位列陕西之首,直至五十年代,商州还通水运,为付六公顺江而流,卜居金陵创造了外部条件。 其次,据任塬任氏二门《家谱》记载:“二世祖让,子,生,配,子(均没有内容记载),洪武十六……。葬东乡王家山东,洛旗沟西,地名湘子凹,有塚存焉!下有小塚,相传千户,未祥其名。”按照家谱记载和族人相传,我们两次赴任家后村湘子凹进行现场实际考察,基本与家谱记载吻合。但无法解释的是:一是墓塚太小,与将军身份和后人孝道要求不符;二是墓塚避开了最好的前后山依靠,不符合风水堪舆标准;三是无法找到墓塚残留的封土、砖瓦片等历史残留痕迹,证明任让墓本身可能就是一座空塚。 再次,通过对任让年龄、经历、官职以及所处的年代研究分析,推断任让可能卷入了皇室争斗之中,死于非难。永乐十年,任让调任宽河卫,应该任卫所千总。永乐皇帝朱棣在位时,因皇位之争给后人已经埋下了政治隐患,洪熙皇帝朱高炽在位几个月就一命归天,这样把解决皇位争斗留下的矛盾隐患,一直延续至宣德皇帝朱瞻基手里。先是宣德皇帝削蕃,裁撤三卫,引起皇叔汉王朱高煦起兵造反,后被生擒软禁,保住了性命。赵王朱高燧也参与了叛乱,证据被消除后捡到了一条性命。三年后,宣宗皇帝去探望二叔朱高煦,被其用脚勾倒。宣宗恼怒之下,将朱高煦罩在一个300斤重的铜缸下,放火将其活活烧死。 最后,假如任让被卷入皇室争斗之中,死于非命,任让子嗣一定会树倒猢狲散,各自亡命天涯,这还不包括诛杀九族,金陵龙山任氏符合这种情形。同时,从西安地区及临潼等地了解到的三支任姓情形,也有相似之处,待进一步研究核实。需要说明的是,我国地方志与民间家谱都成书较晚,基本在明嘉定中期以后,这对于明早期的人物、事件的记载,已经过去了170多年,不可能有详细准确的记载。除此原因之外,因政治原因,或者其他违反道德伦理标准的原因,根本就不能如实记载,因此,这个因素在研究中不得不列入考虑的原因之中。殷切期待这一事实,能在以后的《明实录》,以及民间野史和其他古籍资料中得到验证。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 |
- 上一篇:问道天竺山——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天竺山釆风记
- 下一篇:《瑞雪片片》话梁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