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民间文化移动版

主页 > 文化交流 >

挣鼓人的工匠精神

挣鼓人的工匠精神

 
      在商州,每逢过年,各村社都在正月初一敲鼓,一直热闹到二月二甚至清明,耍社火、玩龙灯、舞狮子、跑旱船,鼓都是当头家俬。好鼓哪里来?五峪川李河村(现杨峪河镇任家村三组)李怀福有挣鼓的绝活手艺。
      李怀福(1896——1978),生于光绪二十一年(1896)8月一个木匠世家,其父不但能盖房、做棺材,还能打家具,尤其是雕刻手艺可谓一绝。李怀福从小受其父的言传身教,立志做一个“吃亏是福,诚实守信,靠真本事吃饭,精益求精才能赢得别人尊重”的好木匠。二十岁就走南闯北耍手艺,看到民间对鼓的需求,他日夜琢磨,反复试验,研发工尺。挣鼓的人必须是好木匠,但好木匠不一定会挣鼓,挣鼓的人必须懂得声学原理。五年后开始为家乡五峪川挣鼓三面,一炮打响上秦川、构峪川、军岭川等,乡社村落请李怀福挣鼓。李怀福挣鼓声誉鹊起,远近闻名。上秦川赵立善让给刘庙挣鼓一面,付给三十块大洋,传为佳话。李怀福有三个儿子,长子君宝,字洛,次子增宝,字栓,三子增才。李怀福因次子在黄埔军校读书,将木匠手艺传给长子和三子,只将挣鼓手艺传给长子君宝。
      李君宝(1922——1958),字洛,生于民国 十一年,子承父业,1958年7月踩鼓时正值盛夏,炎炎烈日,骄阳似火,人热的受不了,躺在大树下浇过水的地面上乘凉,闭了汗,当时农村缺医少药,两天后去世。可谓挣鼓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英年早逝,年仅36岁,可谓生命不息,与鼓同在。李洛长子李嘉树耳闻目染长辈挣鼓,已将挣鼓工艺流程铭刻在心。李嘉树(1938年12月——2012年3月),生于民国二十七年,农业社时就偷偷挣鼓,在商洛造纸厂工作时一边上班,一边利用休息时间挣鼓赚钱贴补家用。1974年曾给商洛农械厂挣了一面直径5尺的大鼓,有“商州鼓王”之称。改革开放后,城乡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挣鼓热潮。商州的麻池河、沙河子、夜村、西关、东关、南街等60多面鼓均出自李嘉树之手,因其质量好,价格公道而颇受欢迎。
      近二十年来,由于农民到城市务工,农村人口锐减,赚钱少,文艺团体等家俬被大红大紫的架子鼓、小巧玲珑的羊皮鼓所代替,李嘉树长子建斌、次子建超均在州城从事饮食生意,不再子承父业以挣鼓为生,手艺失传,终为憾事。
      据李河长者李怀福之侄双世、孙子建斌、侄孙立唐回忆:挣鼓首先是选料,最好的木料是中国槐、桑木或榆木;无伤痕年轻质厚韧性强的黄牛皮两张,以3——5岁的壮牛皮为佳;黄栌或木竹削成栽子若干,以供使用。其次是下料,将木材解成8——10公分的木板,截成90——100公分的板块,经三年自然风干,再用烟火熏烤以防变形,根据鼓的大小用工尺将木块划弧,弧度的大小决定鼓的大小、形状、样式、声音等,厚度3公分,将锯条固定,木块按弧形上下滑动随线下料,用头床刨子将木片按一定倾角放在架枋上起平,用线钻打三排眼,栽子沾牛皮胶合缝,截高留低使上下沿平整,形成鼓的毛坯。再次根据季节将牛皮加石灰水浸泡10——15天,使其发腐变软,将牛皮放在平地上去毛,然后将牛皮有纹理的一面的周围用铁丝固定在鼓腔毛坯上,两个壮劳力轮回不停地用脚踩,两小时左右加一次白酒,下面用木楔加楔,使其面积增大,眼力、脚力全凭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待厚度薄如面时停止。在鼓腔中嵌一个十字形铁丝,固定破锣烂镲等响铜下脚料,使其回声悠远。用小床刨子将毛坯鼓刨去棱角,装上鼓耳,蒙上踩好的牛皮鼓面,用墨斗签划好泡钉的图案和花纹,用线钻打眼,钉上泡钉,待自然风干绷紧,富有韧性弹力,用刃刀将鼓面切齐,鼓腔用熬好的桐油上色,保持天然木纹,古色古香。将最好的一面定为鼓面,另一面朝下,用草绳结一个大圆圈,将鼓垫起,以防着地回潮或划破。这时一个鼓腔80——85 公分,鼓面直径90——150 公分的大鼓就挣成了。鼓槌敲击,声音铿锵、粗犷悠扬、威震大地,方圆数十里都能听到。
      斗转星移,时空变幻,山变水变环境变,唯独人们对文化娱乐没有根本的变化。——怀念鼓及年味!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