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育英贤 身正树典范
——忆商洛学院名师牛树林教授
一、桶水注杯 学识渊博 1978年10月牛老师调入商洛师范专科学校,给中文专业讲授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六本教材。该教材所选为各时期各种体裁的重要作家代表作,风格呈现多样性。上自先秦,下至近代。按诗歌、辞赋、散文、小说、戏曲等体裁分别排列。牛老师要用两年专科的时间,讲授四年本科内容,没有渊博知识、娴熟的技艺是讲不好的。没有天文地理、阴阳历算、古代汉语、辞赋音韵渊博深厚的中国文化知识是难以胜任如此庞杂的教学内容的。 牛老师每次上课总是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先是在黑板上认真写上本课标题,便走下讲台,左手背后,右手做着动作,口中背诵起课文。在教室转了一圈,课文刚好诵完,走上讲台便用浅显易懂、加上合适的肢体语言给我们讲起深奥的课文来。每节课牛老师有两个基本不动:教材不动,教案不动。高超的授课艺术、渊博的知识、使我们听得如痴如醉,使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受益无穷,仅我们两班就有三级教授、厅级领导、高级教师、教学能手、校长、诗人、作家等人。 二、跨越行业 出类拔萃 不了解牛老师的人,还以为他是中文专业出身,其实他毕业于西北大学英语专业,曾在共青团西安市委、共青团西北委员会宣传部和中央团校西北分校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且成绩突出。然而他出于对第二故乡的爱,放弃大好前程,回到商县,先后在商县城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县中、金陵寺中学、县教研室、县师范从事教学研究工作,1978年10月调入商洛师范专科学校,为中文系学科创建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时至今日,他的同事和学生提及当年情景,对牛老师还是念念不忘,啧啧称赞。 牛老师任校图书馆长期间,“以管理者的视野、学者的眼界,积极推动图书馆建设,为学校采购大量学术价值极高的图书。尤其是采购的《四库全书》成为图书馆的镇馆之宝,提升了图书馆在学校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编研文史 去伪存真 牛老师不仅在商洛学院做出显著贡献,而且在编研文史方面具有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淡泊名利的道德境界、老骥伏枥的进取精神、敢于直言的铮铮风骨和倾心公益的古道热肠。在教学之余,还承担了一些社会工作。1985年受邀编注《康熙续修商志》。当时依据的志书资料残缺不全,既要补充内容,又要断句、注释,翻译成白话文,以便读者阅读。牛老师查阅的大量文献,充分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承担了十卷本志书的一半,为商洛志书完善做出了独特贡献。 牛老师还校注了《续修商志》,参与编辑出版了《商洛古诗文选注》,在《当代图书馆》发表了“我和图书馆”,在《商洛学院学报》发表了“商洛地区一级政权发展简况”“李自成和商洛”“咏商洛古诗考异”“解读《拔补外委王得胜札》”“秦汉峣关、唐蓝关续考——从文献所载‘蓝田县东南’的里程说起”。在《商洛文史》发刊了“商洛鼎”“秦汉峣关、唐蓝关续考”“蓝关铭”,在《商州文史》发刊了“商州八景十观注释”“商山四皓小考”“和商州人结了缘的古代诗人”“三个历史名人和商洛”“王时叙《游浯溪诗》(六首)注释”。在《商洛文化研究》刊登了“徐霞客过商州”“仓颉书”“商洛,北魏时期名荆州”“洛州刺史庾信”,牛老师成为研究商洛文史名家、大家。 四、诲人不倦 后学标杆 牛老师退休之后依然在不断学习、研究,对商洛文史方面问题一直高度关注。不时有人登门或电话、信函征询有关学术问题。对所有人他都热情接待,一一回复所提问题,即使不是他研究的问题,他也尽己所能,给提问者以方向性的指导。遇到见解不同的人,他也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态度给别人以尊重,不以学术权威自居。 每个接触过牛教授的人,不仅佩服他渊博的知识,好学不倦的作风,更崇敬他高尚的品格,蜡炬成灰的精神。正如商洛学院对牛老师的评价那样:“先生学识渊博,谦谦儒雅。品德高尚,待人宽厚。兢兢业业,宵衣旰食。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善为人师,提携后进。虽年高致仕,仍孜孜钻研。笔耕不辍,著作颇丰。亲朋故友,好评如潮。终以耄耋之年,蜡炬成灰,桃李天下。先生为人,堪为长者!先生做事,堪为榜样!先生虽逝,风范永存!”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