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民间文化移动版

主页 > 民间艺术 >

商洛花鼓的前世今生

商洛花鼓的前世今生
 
       2019年11月12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办非遗发〔2019〕150号”文件,公布了调整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商洛花鼓榜上有名。作为一个民间艺术热心人士,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就商洛花鼓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发展现状等进行整理,以飨读者,祈愿社会各界共同关心这一民间文化瑰宝,为地方戏曲传承做出贡献。
       一、商洛花鼓的起源
       商洛花鼓,民间称“花鼓子”、“地蹦子”,主要流行于商洛市商州区和丹风、镇安、柞水等县。商洛花鼓因其唱腔音乐结构形式单一,音乐曲调流畅优美,久唱不衰,被誉为商洛戏曲音乐发展史研究中的“活化石”。
       商洛花鼓,最早由从湖北郧阳传入商洛。清光绪三年(1877年),郧阳遭受水灾,大批灾民顺江西行来到商洛,因灾民沿途打花鼓卖唱,靠“化谷物”维持生计,人们将其所唱之调叫“化谷调”,以后逐渐衍称"花鼓调",商洛民间学唱该曲调时,融合了当地山歌、小调,兼收渭南、华阴秧歌、迷胡小调,最终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商洛花鼓。 
       1956年,商洛地区剧团创作了商洛花鼓戏《夫妻观灯》,演出获得圆满成功,实现了花鼓戏从民间“地摊子”小戏走向戏剧大舞台的成功尝试,开始了商洛花鼓的现代化改造过程。 
       二、艺术特点
       商洛花鼓也叫"跳花鼓"或"舞花鼓",是一种在"跳"和"舞"中说唱的传统民间艺术,因此,"跳"和"舞"便成为花鼓表演中一个最突出的特点。跳的表演没有固定程式,一般由演员自由发挥,显得优美大方,自然生动,耐人观赏。 
       商洛属于秦楚文化交流之地,商洛花鼓汇聚了跑早船、秧歌以及跑魔女等地方特色,既有秦风的自由奔放,又有楚韵的婉转细腻,充满乡土气息,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文化传承价值。商洛花鼓的音乐形式,依据内容分为三种:大筒子、八岔子、花鼓子。
       大筒子。大筒子以筒子胡琴伴奏,也叫筒子戏,属于花鼓中的大中型戏。多表现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内容。具有文武场面,因文场所用的乐器叫筒子胡,音色清脆、粗犷、浑厚,故称“大筒子”
       八岔子。八岔子,也叫八岔戏,用八岔调演出,内容上多反映公子、小姐的艳情故事。其曲调分阳八岔和阴八岔两种。阳八岔又称硬八岔或大八岔,阴八岔又叫软八岔或小八岔。阳八岔的特点是"一人唱而众人合之",伴奏形式为演员清唱,锣鼓配节,句末由台后帮腔。阴八岔曲调开朗、豪爽而又抒情,节奏别致,一般用于剧目开头或行路时唱,在运用中可加其他小调来演唱。
       花鼓子。花鼓子,又名小调戏,因戏中的曲调是由民歌小调所构成而得名。内容上多反映当地人民的劳动与爱情生活。它保持了一般民歌的原貌,唱腔丰富多彩。
       三、目前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现代文化层出不穷,人们的文化审美取向发生了变化,加之大量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商洛花鼓的生存现状一路下滑。据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商州区在册民间花鼓艺人不足30人,且多数年龄老化,新生力量薄弱。
       四、代表剧目及成就
       1956年,商洛地区剧团创作了商洛花鼓戏《夫妻观灯》。并走进中南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
       1979年,商洛剧团创作商洛花鼓戏《屠夫状元》,红遍三秦大地,并被全国一百多个剧种竞相移植演出,一时形成举国“屠夫热”,并被拍成电影。
       1982年3月,商洛剧团创作了商洛花鼓戏《六斤县长》,该剧在西安演出,受到时任领导马文瑞等人接见。1983年3月8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演出,中央首长习仲勋及朱穆子、贺敬之、赵伯平等接见合影。又受命赴天津、大港油田、上海、武汉巡回两月,访问演出21场。 
       2002年,商洛市剧团创作现代花鼓戏《月亮光光》,公演成功后,先后参加陕西省第三届、第四届艺术节、第八届中国戏剧节、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演出和国庆55周年调演,获得多项大奖。
       2014年,商洛市剧团根据贾平凹小说,创作商洛花鼓《带灯》,参加第七届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全国地方戏优秀中青年演员汇报演出等活动,饱受好评。之后,商洛市文广新局、西安全科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商洛市剧团联合摄制了商洛花鼓戏曲电影《带灯》,在陕西文投商洛国际影城首映,有效保护了商洛花鼓的传承。 
       2016年,商洛民间艺人创作、商洛民营院团--商洛山花艺术团倾力排演商洛花鼓戏《紫荆树下》,获得成功,参加全国汇演,荣获陕西省第八届艺术节“优秀剧目文华奖”等多项大奖。
       2018年11月,商洛市剧团创作了以脱贫攻坚为题材的大型商洛花鼓现代剧《情怀》,首演中700多名党员干部群众观看了演出。12月9日至10日,该剧参加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并荣获优秀剧目奖。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