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民间文化移动版

主页 > 村史乡志 >

我们不再拥有年轻!(一)

我们不再拥有年轻!

       年轻是一个人生存的最大本钱,每个人都曾经拥有年轻,然而,蓦然回首间,随着岁月的不断流淌,年轻已经不知不觉地悄悄离我们而去!
       “老年不说少年强!”小时候钻进大人堆里听到的一个故事至今记忆犹新,故事说的是唐代大将军秦琼和尉迟恭到了晚年,朝廷挑选征东大元帅,金銮殿上,两人以托举金狮比臂力,以赢取元帅人选。结果,尉迟恭托举失败,秦琼竭力举起了金狮,却落了个吐血而死的结局。
       一个甲子一个轮回,眨眼之间,庚子年的土老鼠也即将走出一个甲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老人了。然而,现代人高质量的幽闲生活,使每个人的荷尔蒙还远远没有耗尽,时不时发出一些异想天开的冲动。最近的一次不经意间远距离旅行,彻底打碎了我们还依然年轻的美梦。
(一)
       三月十四日(农历二月初八)这天,我与有“三友(战友、文友、驴友)”之称的李根良老师,背上旅行装备,计划用三天多时间,从沙河子镇柴湾出发,向北进入碾子凹李家河一线,再从钟锋村石翁沟翻山到龙王庙的潘华村,然后从潘华村顺流而下,翻越上山村的仓房岭,进入王山村银厂沟,最后沿大面河返回各自家里,预定行程大约100多公里,一方面为了享受旅行中的快乐,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追求时尚,强身健体,把身上这近乎二百斤的赘肉耗掉一点。
       老李是我们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的理事,是圈子里的“一号独行侠”,他经常一个人背上行囊,一天步行一百多公里,游山玩水,寻找心中的快乐!由于老李从小生活在农村,能吃苦,经历十分丰富,这也造就了他一副好身板。他生于五十年代初,高中毕业后当过几天老师,随后响应祖国号召,参军入伍,在长江葛洲坝水电部队一干就是近十个年头。八十年代军队大裁军,老李被组织选拔进入国家石油勘探系统工作,后来成为青海石油敦煌石油勘探队的一名老政工干部,退休后长期居住在老家罗村。
       老李在我们圈子里口碑很好,他为人诚实,做事大度,与圈子里的人都合得来,是大家公认的好人。后来他通过个人经历,写过一本书,书名叫纪实性回忆《随想录》。他对个人出书的认识很实在,就是想把个人经历写下来,装订成书,送给战友、同学、亲戚、朋友以及后人,让他们一起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从中有所感悟,以丰富个人。老李还喜欢摄影,他专门对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服务,不收一分钱,就是图个快乐,也给老人解决了一个实际困难。
       第一天,是个大晴天,万里无云,早上九点多钟,我们从商州沙河子镇柴湾出发,经柴湾村的岭子、四沟河,一路向北,蹬上了井家坡村的井坪。然后向东翻过一个小岭,下到石门沟村的高砭。再沿石门沟逆流而上,中午进入桃园河一带,行程大约9公里。这时,感觉肚子饿了,我们就稍作休息,坐在破凤岭西山坡上,开始吃干粮,补充水分,然后电话联系了碾子凹董家沟村的表哥,让他给我们准备好下午饭,晚上还需要住在他那里。
       接下来,活动了一下身体,我们继续前行,横在面前的第一座屏障,叫破凤岭,海拔在1300米左右。爬山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我们走一段,停下来歇一会,好在这里住有人家,道路虽然湾来湾去,但还算宽敞。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苦攀爬,终于到了山顶。接下来,沿着靠石一条沟,绕来绕去,总算出了沟,走到了白院的公路边。接下来,沿公路步行不到两公里,下午三点四十分,我们终于走到了我老表的家里——友爱村第二卫生室。
       第一天旅行还算轻松,由于这次旅行活动,不是简单的走路爬山,而是沿路每到一处,通过对当地的自然风景、地形地貌、地质矿产、奇山怪石、以及历史遗迹、古碑石刻、古树古井、风土人情、姓氏分布、历史名人等,进行记录或拍照,留下探访资料。如:柴湾村岭子一带的历史遗存隆嘴寺和风蚀形成的几十米高的黄土沟壑,井坡村的红土白墙下的民居和古皂荚树,高砭村的百米迎春花和上世纪的老窑址,靠石村的地名传说和姓氏渊源等。
       第二天的旅行,真让我们苦不堪言,除过没有按照既定目标完成旅行线路外,受尽了爬山涉水的辛苦和折磨,出现了判断失误的无奈和无助,艰难的结束了当天的旅行。
       晚上,在和表哥的聊天中,我详细询问了从碾子凹到钟锋村石翁沟的路程,以及沿路村庄的风土人情。表哥告诉我:“这里距石翁沟教堂大约10公里多,中间一段还不通车。”接着,他告诉我们:石翁沟一带属于天主教教区,当地人一般不与陌生人打交道,不可能有人接纳你们的吃饭住宿。我当时半信半疑,心想靠这几十年的历练,什么人都可以打交道,不可能发生“热脸撞上冷屁股”的事。但为了稳妥期间,我们还是决定早上乘坐公交车到钟锋村,然后再步行到石翁沟教堂,这样可以节省一点时间。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