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民间文化移动版

主页 > 村史乡志 >

商州历史上的十部旧志

        商州自古为“天下名区也!六经本于文字,文字则始制于商;至治本于五教,五教则敬敷在商;圣君贤相不外乎一德,君相之嘉会亦在商。”(刘承学《〈商略〉序》)然,商州有志自明嘉靖始,而据目前所知:自嘉靖初至民国末(上世纪40年代后期)的430年间,商州官修、私撰“商志”共有十部。
第一部 [明•嘉靖]《商略》/任庆云撰
        明正德举人、郡人任庆云(字怀南)所撰的《商略》“自创义例”,分《地理》《建置》《学校》《典礼》《官师》《选举》《人士》《杂述》八卷。由所存“序诸首简”的正德进士、明代学者、史学家、文学家童承叙序可知:《商略》之前,商州“志无成书”。故《商略》为商州历史上的首部志书。这一结论也为目前尚可见到的商州历史上的典籍、史料所证实。
        明嘉靖年间“怀南任子义重桑梓,恒念念于志,思绳往而慵来。”于是乃“远稽于坟典,博采于谱牒,咨询于故老,参订于儒绅。数月而志成,更名曰《商略》,谓‘举商之大略’也。”
        据“童承叙序”并参阅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商州志〉续辑》之王邦俊序、牛维曜序可推知《商略》成书(竣稿及初刊)约在嘉靖初年(1522-1530),或准确地说约在嘉靖二年至四年(1523-1525)。“童序”即为初刊本序。
        后至“(嘉靖)辛亥岁(1551)”,刘承学“自晋如商”任商州知州后,“暇日乃取怀南任子《商略》,考而观之”,乃叹之;遂又“细观而终篇”,乃又一叹、二叹而三叹曰:“任子之《略》,其事该而核,其义严而正,其虑深而远。……成百年未集之典,毅矣哉!夫非尽才且美呼!”于是“乃遂授诸诸梓”,并为之序。在“板录楮印”之际刘承学又邀正德进士、明代著名学者、理学家、文学家、《陕西通志》总纂、商山书院首任山长马理为之序。由所存“刘序”、“马序”及有关资料可知《商略》经修订重编后重刊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
        与此同时,奉州守刘承学“修郡志,将以下邑附焉”之命,商州属县相继组织撰修各县县志。既竣,“质诸郡公”,刘承学“乃又咨请乡大夫任公(庆云)订正,而后传焉。”故,《商略》重刊本首为“州志”,次附郡人、乡大夫任庆云重编商州四邑之“简志”即《镇安县集》《洛南县集》《山阳县集》《商南县集》。《商略》重刊本增“刘序”和“马序”。
        上述三序均收入清康熙《续修商志》,“童序”、“马序”又收入清乾隆《直隶商州总志》。有资料显示:台湾故宫图书馆和浙江天一阁藏书楼有《商略·商南县集》藏本。另,商南县从北京国家图书馆复印有《商略·商南县集》,全志约2.5万字。余外皆未见该志及其所附简志之稿本或刊本线索。
        关键人物简介
        任庆云  字怀南。商州城南任家塬人。生卒年份不详。正德八年(1513)举人。博综经、籍、子、史,尤长诗、赋。曾任陕州知州。撰《商略》,首州志,次镇安、洛南、山阳、商南四邑志;各分八门三十六目,卷首有县境图、县治图。另著有《怀南漫稿》四卷、《拟宫词》一卷、《艺赞》一卷等。
        童承叙(?-1542)  字汉臣,又字士畴,别号内方。湖北沔城人。明代学者、史学家、文学家;长于诗和古文,与茶陵张治、蒲圻廖道南并称“楚三才”,而承叙尤俊。正德十五年(1520)进士,授翰林;选为庶吉士,后任编修。嘉靖十一年(1532)任国子司业,预修《宝训》《实疗》《会典》诸书,官进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讲,曾为世宗(嘉靖)讲“立政”诸篇,深得世宗赞赏。重气节,不阿权贵。嘉靖二十一年(1542)请准归籍,不久病逝。所撰《沔阳志》与康海的《武功志》、王九思的《鄠县志》被誉为“海内三名志”。著有《内方集》等。
        刘承学(1492-1556)  号龙洋。山东海岱(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地带)斟寻人。嘉靖三十年(辛亥,1551)年届六十始任商州知州,三十二年(1553)去后由夏文宪接任。据网上有关资料所显示的《刘氏祖谱》记载:承学二十五岁始立志读书,于嘉靖十年(1531)年届四十考中辛卯科举人,后任临洮府通判、商州知州,诰赠中宪大夫。生有六子,均有功名。另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嘉靖二十五年(1546)时任陕西临洮府通判的刘承学在巡视河州时,发现此前地方硕儒吴桢所撰的《河州志》遗稿后,即对这部河州历史上的首部志书进行了“再三阅读”,对其大加赞赏,认为该志“其义精,其辞严,其事核矣。但于其间涂抹添注之繁,不能无誊写之讹,苟弗从而勘酌损益之。”于是“起丙午(嘉靖二十五年,1546)春三月,终五月而告成焉。州守任侯以完,请寿诸梓。”刘承学除主持该志的修订外,还邀请河州学正王前、训导王廷彬、史勤学以及负责采访考索的生员吴调元(即该志进献人吴桢之子)、王诏、雷得雨、潘自新等对该志共同进行校勘,使其得以刊印传世。在此之后的河州历史上,《河州志》又有两次修订、增补,但相比而言,第一次修订即刘承学的修订最为规范。另,刘承学在《〈商略〉序》中简述了“往岁余以职事,尝涉渭陟岷,浮河跨洮”所看到的“全陕以西之胜概”,并将“商之民”、“商之地”与西鄙之民、西鄙之地作了比较。临洮府即现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
        马  理(1474-1555)  字伯循,号溪田。陕西三原人。明代著名学者、理学家、文学家。弘治十年(1497)举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历任吏部稽勋司主事、员外郎、考功郎中、南京通政司右通政、南京光禄寺卿等职。其为官时,曾多次直面劝谏武宗(正德)、世宗(嘉靖),多次遭廷杖处罚,并获罪入狱。嘉靖二十年(1541),受托总纂《陕西通志》。70岁时归隐商州任商山书院山长。嘉靖三十三年(甲寅,1554)曾为接替刘承学的商州知州夏文宪重修商州文庙撰碑文。次年(1555)陕西发生大地震,马理卒于原籍,时年82岁。有《溪田文集》等诗文集传世。
第二部 [明•嘉靖]《商州志》/萧廷杰纂修
        明嘉靖庚寅(1532)夏,萧廷杰由商州知州擢升陕西布政司右参议、抚治商洛道,“谓商为关西大郡,当有以传其文献。于是取郡志(《商略》)参校更定,而成是编。笔虽秉于任氏(庆云),而斟酌损益一出于萧子(廷杰)。”
        该志共二卷。萧廷杰自序并叙其“撰述参校之意”。“刻既成”,身在长安的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康海“序诸其首”。由所存“康序”可知其刊印于“明兴百六十有八年”、“圣天子励精图治十有三年”即嘉靖十四年(1535)。
   “    康序”收入清康熙《续修商志》和清乾隆《直隶商州总志》。目前未见该志稿本或刊本。
        关键人物简介
        萧廷杰  字元勋。四川泸州人。生卒年份不详。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嘉靖十一年(庚寅,1532)夏由商州知州擢升陕西布政司右参议、抚治商洛道。在任期间曾于嘉靖十三年(1534)重修商州州学,十四年(1535)纂修《商州志》。
        康  海(1475-1541)  字德涵,号对山,又号浒西山人、沜东渔父。陕西武功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弘治十五年(1502)状元,任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颇有文学盛名,以诗文位列明代“前七子”之首。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其中《中山狼》被列为“中国十大喜剧”之一。他编纂的《武功县志》最为有名(其《官师》篇善恶并著),在明、清两代皆推“志书第一”,被后世修志奉为楷模。另外,该志也以其高品位的文学价值,被郑振铎列入中国文学史。
第三部 [明•万历]《〈商州志〉续辑》/王邦俊纂修
       《商略》成书后“六十有六年”,于万历十七年(1589)任抚治商洛道的苏浚“欲创修之”,随之又在万历十九年(1591)“会以迁去”,“欲修之而未逮矣”。此后,“刻既沦落,事复残缺”。二十余年后,时任西安府商州知州王邦俊“念梓里后学无以成紫溪公(苏浚)之志”,遂欲以成之,“因与博士咨询,凡山川之所阅历,黄耇之所延见,古迹荒墟、坠碑残简,必搜求不置。”而在此时,又遇杨守郡修《西安府志》征郡国商州“故实”,“因取任氏《商略》(重刊本)而修补之”,又求得萧廷杰《商州志》“仅存其半”之残本,然“亦即任氏稿也”。在王邦俊的纂修中,“其于往志也,冗者剔之,讹者正之,未备者增之”,而使“六十年以后之掌故灿然大备”。《〈商州志〉续辑》“阅三月而稿成矣;以授诸梓,捐诸禄饩”。该志于王邦俊莅商四年即万历四十五年(1617)秋八月竣稿后即行刊印。
       《〈商州志〉续辑》共三卷,分为《沿革》《星野》《建置》《官师》《食货》《学校》《选举》《典礼》《兵防》《恤政》《人物》《方外》《艺文》十三目,内容延至《商略》之后“六十六年之内其可志者”。该志虽然名曰《商州志》之“续辑”,但其义例与任、萧二志“亦差殊矣”。实为王邦俊“以成苏公(浚)之志”。
        该志有王邦俊自序,郡人牛维曜也为之序。二序均收入清康熙《续修商志》和清乾隆《直隶商州总志》。目前未见稿本或刊本。
        关键人物简介
        苏  浚(1542-1599)  字君禹,号紫溪。福建晋江人。明万历元年(1573)解元,五年(1577)进士。初授南京刑部主事,后补工部主事,寻改礼部主事,擢升浙江督学佥事,后迁陕西分守参议,于万历十七年(1589)任抚治商洛道,十九年(1591)迁广西按察副使,寻转广西参政,任抚治桂林道,后擢升贵州按察使,因病乞归不赴,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卒于家。在商时,其于万历十八年(庚寅,1590)将商山书院由东龙山复移旧址城北大云寺。苏浚为官公正廉洁,“政尚简易,兴文化俗”,善于选拔人才。在广西时,曾主持纂修《广西通志》四十二卷。作为明代后期理学家,著有《易经儿说》四卷、《四书儿说》四卷、《四书解醒》一卷、《韦编微言》一卷、《纲鉴纪要》一卷和《生生篇》四卷、《鸡鸣偶记》三卷、《三余集》三十卷等;另有《易经心说》一卷、《醒易冥冥篇》、《得得篇》一卷、《酒经》一卷、诗集《漫吟集》五卷等。
        王邦俊  字吁卿,号百凡。福建龙溪人。生卒年份不详。万历时由举人任商州知州。在商时,于万历四十三年(乙卯,1615)“火攻石壁,凿山三月,架梁四道,削险开径,砌石连栈,避水登陆”重修说法洞栈道二里许。并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取任氏《商略》、萧氏《商州志》增益为《续志》三卷。后擢升江西瑞州府同知,又擢升贵州参政,以征苗著《征南草》。
         牛维曜  商州城内人。生卒年份不详。明万历十九年(辛卯,1591)经魁(举人)、三十二年(甲辰,1604)进士,官至辽阳监军道。
    第四部 [清•康熙]《续修商志》/王廷伊纂修  李本定参订李庚如、李曰栋校阅
        清康熙元年(1662)王廷伊任商州知州后,见王邦俊所修《〈商州志〉续辑》“事止于前朝”,而“自后五十余年缺焉未举”,乃“怅然惜之:及今不图,恐世远言湮,老成凋谢,虽欲从事,不可得已。”康熙甲辰(1664),又遇抚治商洛道钱受祺“驰檄徵志于商”,且“屡命纂修”。
        时王廷伊“曲访遗闻,博采舆论”,“校雠旧帙,采集新闻”,“裒集初备”之际乃延郡人李本定(举人)及李庚如、李曰栋(博士员)“参互考订、补残叙次”、“诠次续成”。其间,商州儒学学正、褒谷马启圣及知县任名成,教授卢起,教谕程翼孔、牛维晃、牛绍曾,举人孔吉人,贡士周彝、李挺垣、阎调玺、牛振武、牛绍游、王元昭,太学士王炳翰等郡人共同参与。该志竣稿于康熙四年(1665)孟夏。其“文减于昔,事增于前”,其例谨照李崆峒(梦阳)《南康志》序次。并在竣稿后即行刊刻。
       该志分仁、义、礼、知、信五册,刊本共十卷,即为《舆图》《建置》《官师》《食货》《选举》《典礼》《备防》《人物》《杂传》《艺文》十志,约14万字。王廷伊、李本定分别为之序,马启圣为之作跋。1987年商县方志办据其所购“刊本照片(缩微胶片)复印本”新出该志“点注本”。
       关键人物简介
       王廷伊  字洁庵。山西介休人。生卒年份不详。明崇祯十二年(己卯,1639)举人。清康熙元年(1662)任商州知州,五年(1666)擢升兵部职方司员外。除《续修商志》外,王廷伊莅商之前在任信阳时,还修成《信阳志》。
       李本定  商州人。明崇祯十二年(己卯,1639)举人。其它不详。  
第五部 [清•乾隆]《直隶商州总志》/王如玖纂修
       清雍正三年(1725)商州由散州升为直隶州,并由原隶陕西西安府而升为直隶陕西布政司,“管摄四邑”。次年即雍正四年(1726)王如玖任商州直隶州知州后,“翻阅旧志,见其颇多阙陋,即思有以厘正之;又以为奉改直隶,则旧志不副其名,宜统修一志”, 但以“文献无征,厘正为难,盖欲修而搁笔者屡矣。”莅商十七年后,王如玖经“既而思”,决定“草创”《直隶州志》,“于是合四邑之册,更为访罗,别为条例”,并“搜之《(陕西)通志》”,“节之(商州)旧志”,“参考州属诸册,重加厘正”;“略者详之,不能详者慎之;繁者删之,不必删者仍之”;编为八册,分为星野、疆域、建置、田赋、食货、职官、选举、人物、艺文、杂录十类十四卷,另有首一卷,约15万字,名曰《直隶商州总志》,直隶商州之镇安、洛南、山阳、商南四属县列记其中。该志于乾隆九年(1744)春正月竣稿后即行刊印。王如玖自为序,陕西西安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赫庆以及陕西布政使司参议、分守西凤邠乾督粮道舒辂也分别为之序。该志实为商洛历史上的首部也是唯一一部《商洛志》。1992年商洛地区方志办据其木版刊本新出“点注本”。
        关键人物简介
        王如玖  字坚吾,号竝峰。清顺天府宛平县人。生卒年份不详。进士(科第年份待考)。雍正四年(1726)任商州直隶州知州,历十九年至乾隆九年(1744);在其任内以“奉改直隶州,管摄四邑,乃统修《商州直隶州志》”。后擢升同州知府。
第六部 [清•乾隆]《续商州志》/罗文思纂修
        清乾隆十八年(1753)罗文思任商州直隶州知州后,“公务之暇,检阅旧志”,见王廷伊所修《续修商志》“承明季兵燹之后”,其残编“仅存什一”;而王如玖新修《直隶商州总志》虽有全本,但其仅“就旧志而增删之”。对此《总志》,“议者以为综覈未备,谬误相仍,多所不满。”罗文思虽未“于此中稍参末议”,以为“今纵不能举前志(《直隶商州总志》)之讹缺重加厘订”,但自前志“成书而后,今又十余年,……多有可书”之事,于是“乃集乾隆九年(1744)以后事,悉依前志编次,汇成一书,……名曰《续商州志》,与前志并存。”《续商州志》“其参考所及,间于前志之讹缺者,宜补补之,宜正正之”,同时又“查明补辑”前志之“不可删者”与“不及增者”。
        该志又称《续〈直隶商州总志〉》,共十卷约6万字,罗文思自为序。作为《直隶商州总志》之“续志”,其“分类编次”俱照《总志》(新增《典礼》一卷,而《星野》因其“无可辑者不存其目”),内容所记也仅及《总志》成书的乾隆九年至罗文思莅商五年即该志竣稿的乾隆二十三年(1744-1758)冬十月这十四年间商州之史实并商州四属县之“职官”与“选举”。该志实为商州历史上的唯一一部断代志。2007年商洛市方志办据其木版刊本新出“点注本”。
        关键人物简介
        罗文思  字曰睿,号勉夫。四川合江人。生卒年份不详。雍正元年(1723)拔贡,雍正七年(1729)己酉科副榜,乾隆元年(1736)保举孝廉方正,乾隆三年(1738)戊午科解元(举人),乾隆十年(乙丑,1745)由九卿保举“特旨用知县发陕西”任白河知县,十一年(1746)调任商南知县兼代洛南知县,十三年(1748)迁任蒲城知县,十八年(1753)升任直隶商州知州。在任商州知州十二年善政颇多,政绩斐然。乾隆二十九年(1764)升任贵州石阡府知府,署贵西道。年八十九卒于家。著有《学半亭文集》《乐志园诗集》等。除《续商州志》十卷(1758)外,在任商南知县和石阡府知府时,罗文思还纂修有《商南县志》四卷(1748)、《石阡府志》八卷(1764)。
第七部 [清•光绪] “商志”/焦云龙修
        民国《续修商县志稿》卷九《职官志上·名宦列传》“焦云龙”条对该志有记。而焦云龙署任商州知州时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次年(1900)即被张世英接任。由此可知焦云龙代理商州知州仅有一年或至多一年有余。其莅商期间所修“商志”之确名及其竣否均未知,也未见该志流传。
       关键人物简介
       焦云龙(1840-1901)  字雨田。山东长山人。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居官二十八年,历任陕西三原、安康、富平、长安、咸宁等县知事,绥德、商州知州,潼关厅同知等。在三原时政绩尤为突出,光绪七年(1881)捐资协助贺复斋将“清麓精舍”扩建为“正谊书院”,并聘请贺复斋(清末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被时人和后世称为“关中巨儒”)纂修《三原新志》,志中不及自己的政绩。在潼关,冒“犯上”之险,放粮赈灾九个月,病累而逝于官署。三原父老闻讯,有步行数百里前去吊唁者。事迹入民国《陕西通志稿·名宦》,“商及各县志载其循迹”。有铅印本《焦雨田先生遗集》(1936)存世。
       另:虽然未知焦云龙所修“商志”是否竣稿,但民国《续修商县志稿》中多处引用“光绪年采访”资料,而此“采访资料”或为焦云龙修“商志”时之采访资料。
第八部 [清•光绪]《商州直隶州乡土志》/佚  名撰
        一册。无序。作者佚名。该志虽然名曰《商州直隶州乡土志》,但其内容所记仅为商州史实,而不涉直隶商州之属县。由其内容下限及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可推知该志成稿约于光绪末年(1907-1908)或稍后。2009年商洛市方志办据山东齐鲁大学图书馆所藏手抄本之复印本新出“点注本”。
第九部 [清•宣统]《商志稿册》/邵荫棠撰
        本名《直隶商州新志》。该志由清代商州末任“知州胡启虞重修、郡人邵荫棠编次”。民国《续修商县志稿》称其为《槐庭志稿》《邵志稿》,且多处引其内容;在民国《志稿》卷二十《氏族志》又称该志为《商志稿册》。而在王焕猷为续修《商县志稿》所撰著的《商县〈续修商志〉工作方案》中称该志为《邵荫棠志稿》。该志成稿约于宣统末年(1911),后因民国取代清朝而未刊印。目前仅见网上有其残本照片。
       [附  注]  网上《直隶商州新志》残本存三册,分别为“学校志”、“典礼志”及“田粮”、“漕运”等。
       关键人物简介
        邵荫棠  字槐庭。商州城内人。生卒年份不详。清光绪时廪贡,保举五品顶戴,候选训导。光绪三十四年至宣统三年(1908-1911)任商县劝学所劝学总董。除《商志稿册》外,邵荫棠辑其家乘与祠碣编有《述言遗则》(1907),时任商州知州劳启恂以及兴平冯光裕、山阳吴怀清分别为之序。
        胡启虞  号永康。顺天大兴(北京)人。生卒年份不详。举人。光绪二十二年(1896)任南郑知县,后又历任白河、礼泉、咸宁(长安)等县知县,光绪三十二年(1906)任华州知州,宣统二年(1910)任商州知州。胡启虞为清代商州的末任知州。其在任期间,曾整修、扩建“商州官立高等小学”(今商州城关小学)。宣统三年(1911)农历九月初五,商州江湖会1200余人宣布起义,进入州城,胡启虞交出官印,随后民国取代清朝。
    第十部 [民国]《续修商县志稿》/温良儒等督修  何镜清等监修  冯光裕总纂  陈步云等编纂  程遵洛等分纂
        此为民国时期商州所修的唯一一部县志,也为商州历史上的最后一部旧志。共二十四卷、首一卷,分为沿革、地形、河流、水利、土壤、气候、建置、物产、农林、工商、交通、合作、职官、财政、荒政、军警、兵事、党务、司法、自治保甲、教育、祠庙、古迹、户口、氏族、风俗、灾祥、人物、艺文二十九志,约50万字。
       民国二十八年(1939),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系而时任陕西省第四区(商洛)行政督察专员的温良儒(1938年曾兼任商县县长)倡编《续修商志》,后经筹划并“延聘名宿”,于次年(1940)春正式设馆开编。在“设馆开编”的这年夏天,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而已成为著名学人的王焕猷“暑假旋里”,闻知“吾县修志”,愧于“不能帮同工作”,便为之拟定了《商县〈续修商志〉工作方案》。日后由“关学宿儒”、《陕西通志》馆编纂、兴平冯光裕据此《方案》总纂而成的《续修商县志稿》即《续修商志》之“未定稿”。由其内容下限止于民国三十二年即1943年,可推知这部“未定稿”志书的脱稿时间大概已近于上世纪40年代中期。该志“卷首”有冯光裕序。2012年商洛市商州区方志办据其手抄稿复印本出版《续修商县志稿(校点本)》。
        关键人物简介
        温良儒(1895-1950年代)  字天纬。陕西扶风人。幼在扶风读小学,民国初年后在西安读中学六年。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政治系,1922年毕业。在读大学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后,与李大钊有来往。北京大学毕业后,曾在杨虎城的十七路军所部孙蔚如十七师任军需处长,后历任河南安阳及陕西勉县(1929-1930)、南郑县长,陕西第五行政督察区代专员(1937.4-7)、第六行政督察区兼代专员(1937.4-7)、第四行政督察区(商洛)专员(1938.6-1939.10)兼商县县长(1938.6-10)、第十行政督察区(咸阳)专员(1939.11-1944.12)和陕西省财政厅厅长(1948.8-1949.11)以及陕西省政府参议等职。在商时倡议设馆编修《续修商志》(后成《续修商县志稿》),并著有《第四区一年来之施政报告》。二十年代后期在河南任县长期间,曾受聘为中山大学讲课,期间自编讲义,后结集为数十万字的专著《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与中国革命运动》(1927)出版。另有《温良儒文集》存世。此外,温良儒还编辑出版有“温氏丛书”五集30余种50余册近百卷(1936-1949年刊印),内收其远祖明人温纯及温日知、温自知、温仪、温曾绪、温蕙遗稿《二园诗集》(四卷)《二园学集》《温恭毅公文集》《屿浮阁诗赋集》(十四卷)《海印楼文集》(六卷)《纪堂遗稿》等58卷,以及《关中温氏族谱》(四卷)《关中温氏碑传集》《关中温氏著述辑遗》《关中温氏獻徵集》等。早年曾参加过同盟会,与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关系很深。
        冯光裕(1867-1948)  字孝伯。陕西兴平人。幼时聪颖好学,稍长即有文声;因其文声而被咸阳名儒刘古愚收入味经书院从其读。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考中举人,候选知县。后同于右任在商州中学堂讲学,并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民国元年(1912),陕西督军张凤翙派冯光裕任兴平知事,被其婉拒。后改任《陕西通志》馆编纂,因其学识渊博,被馆内同仁称之为“活词库”。在总纂《续修商县志稿》之前,曾于1923-1932年应邀总纂《兴平县志》两次、《咸阳县志》一次。冯光裕先生学养深厚,娴熟古文,文笔犀利,言旨深邃;既颇负文名,又工志书,长墓志,一生为人作墓志数百通。1948年卒于西安,葬于原籍兴平定周村祖茔。著有《关中乡贤百咏》《茂陵乡贤百咏》《秦献鸿泥录》《晚霞簃杂著》和《鉴定关中丛书》等。
        陈步云(1880-1952)  字槐堂,笔名书五。商州龙驹寨人。16岁中秀才,科试增生,学部奖给优贡。光绪三十三年(1907)以榜魁考入陕西省立高等学堂,后秘密加入同盟会从事救国活动。宣统二年(1910)省拟免试公费送其赴日留学,将届行期,适父逝世,守丧辍学。辛亥革命后,应邀为陕西都督府幕僚,后还乡历任商州中学堂教习,商县第一、第二高等小学校长。民国元至四年(1912-1915)曾两度出任商县县立中北街小学校长。曾与马骧等创办龙驹寨葡萄酒公司。后步入军界,国民二军挥师河南时,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兼豫西十三县税局局长,负责筹饷。脱离军职后,曾任陕南禁烟局长多年。1940年商县《续修商志》馆馆长张聚奎谢世后,继任馆长,主持编纂《续修商县志稿》。之后,蝉联商县临时参议会议长,期间,做了大量有益于地方的工作。解放初,商洛专署教育局敦请其“出山”任职,然因年已古稀未就,后终老故里。
        程遵洛(1882-1948)  字景范。商州人。商州中学堂预科毕业后由省提学使奖给增生,光绪三十四年(1908)入陕西省立高等学堂,民国二年(1913)毕业。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正在陕西省立高等学堂读书的程遵洛和派往商州的刘刚才部步二营代表省军政府宣抚队在州署举行授旗仪式,建立民国商县政府。民国三年(1914),被华阴师范学堂聘为史地教员,期间编有民族英雄事迹及中国“四大发明”等教材多种。后在商县联合县立中学及县立高等小学任教,期间于民国十二年(1923)与同仁创办私立启化初级小学,自任董事,仇少珊为校长。民国十一年(1922)、三十一年(1942)曾两次捐献图书千余册、教具五十余件于商县中学堂,受校方嘉奖。他创办夜校,提倡女子剪发、放足、入学读书。民国二十八年(1939) 任商县教育科长兼商县清理教育教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年(1939)商县设馆《续修商志》后,任商县《续修商志》馆副馆长。
       王焕猷(1892-1975)  字儒卿。商州东店子人。民国十二年(1923)七月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在北大时与鲁迅有师生之谊。北京大学毕业后,曾任天津南开中学国文教员,其间与范文澜合编有《南开国文教本》。后回陕西,在西安多所中学与高校任教。1940年夏《续修商志》设馆开编后,为之拟定《商县〈续修商志〉工作方案》,而此《方案》成为此后编修大纲与总纂依据。著有《小山词笺》(商务印书馆1947年出版)等。
       (作者2012年02-12月在总校订民国《续修商县志稿》期间撰续,2013年01月08日定稿,2014年12月略加补充)
(责任编辑:shan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