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民间文化移动版

主页 > 村史乡志 >

商州玉的产地——郝庄村(一)

商州玉的产地
——郝庄村(一)

       郝庄村位于金陵寺镇最西部,东邻樵塬村,西接蓝田葛牌镇,南依杨斜镇蒿坪沟村,北靠三岔河黄峪村,辖郝庄、范沟、骆家院、西圪崂、王村、黄沟、二房、十亩坪、田凹、土坊沟、安沟、王沟、薛沟、高院、磨子沟、小湾沟、大湾沟、王台子、姚家坪、仓房台、苇园沟、小苇园沟、石头凹等自然村,现有人口1620人。
       郝庄村、天山村清属南秦二里,民国为第四区上秦乡第六保,1951年属六区(杨斜)管坪乡,1953年属十区(刘家庙)疙瘩庙乡,1956年4月属杨峪河区管坪乡,1958年9月撤区并乡,建立超美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由管坪公社(乡)管辖,同年12月,属金陵寺公社管坪管理区管辖,1961年属管坪公社管辖,1962年改为杨峪河区管坪公社天山大队、郝庄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政社分设,建立管坪乡,2015年8月撤销天山村,并入郝庄村。村委会驻地郝庄村。
       1953年郝庄村、天山村均由疙瘩庙乡管辖。疙瘩庙乡党支部书记张江水(退伍军人),乡长任发兴(退伍军人),乡文书肖天珍(学生岀身),1954年新增财粮委员,由张积福担任,后成立了疙瘩庙乡信用社,赵生华担任主任,兼任乡党支部组织委员,张积福兼任宣传委员,张世耀担任信用社会计。作为基层的新生政权,在查田定产、镇反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郝庄村是商州玉的产地。商州玉因质地坚硬、色彩斑斓、光泽温润、纹理细密、一玉多色等特点,成为玉雕工艺美术制作的理想原材料。商州玉与蓝田玉同一矿脉,储量丰富,但商州玉因受秦岭阻隔、交通不便、地质勘测论证较晚、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长期沉睡大山,造成资源极大浪费,藏在深山无人问。要说奢侈,乡间小路上随处可见,田野村庄里堆放的玉石石块,当地村民以玉石为材料作为修砌河堤的原石、盖房的地基和铺路的基石,甚至连猪圈、鸡舍和厕所都用玉石搭建而成。河南南阳人办了一个玉石加工厂,生产枕头、茶壶、白菜、佛像、香炉、狮子、貔貅、手镯、吊坠等小物件,绝大部分的大块玉石作为原材料贱卖到河南镇平,经加工以蓝田玉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肖玉平加工创建了“商玉美”玉石品牌,实现了商州玉雕走岀商州的梦想。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相信不久的将来,商州玉将声名鹤起,与蓝田玉相媲美,家喻户晓,惹人喜爱。
       王沟盛产蛭石。蛭石,商州人俗称老鸦银,是一种自然界中比较少见的矿物,属于硅酸盐,其晶体结构为单斜晶体,天然、无机、无毒,在高温下会迅速膨胀,有离子交换的能力,对土壤的营养具有较大的作用,也可用作建筑材料、吸附剂、防火绝缘材料、机械润滑油等,用途广泛。管坪蛭石矿为管坪乡乡镇企业,成立于1978年,首任厂长陈远顺,继任厂长张世耀,有二十多人,拥有小嗄斯车一辆,露天开采,人工肩扛手提运输,在管坪村冶炼,销往长安细柳,因经营不善倒闭。后张治华承包,这几年湖南人投入巨资,准备开采,因国家对矿产资源严加管理而暂停。
       上秦川自古是出官的地方,范沟相传明洪武年间有位督堂曾住此沟,范督堂墓文革中曾被挖掘,闫兴灵得到石碑,上有“七石槽,八瓦罐,中间夹个金扁担;要得有,寻老柳,要得见,寻老椴”。老柳树已找到,椴树或段姓人无从找起,宝藏成了一个永久的谜。天上天王,地上督堂,督堂是一个虚衔,是朝庭授予那些有功之人的一种荣誉职务,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之类的虚荣。
       土坊沟,原有土磨坊。清末张学圣,排行老六,人们统称张老六,是张姓的户长,也是上秦川知名绅士,曾资助古世珍两封(200块)银元,在红岩寺购枪发展地方武装。张学圣在安沟开凿石洞,上下三层,周围有很多石窟,面积200多平方米,存放亲戚和自家的金银财宝。民国二十一年(1932)二月初,商洛警备旅两个连的兵力,围洞五十多天,十八个守洞人坚守,下雨之夜,十五家兵偷偷溜走,警备旅恼羞成怒,流弹击中张学圣,四子五子决心与宝物同归于尽,将桐油点燃,放火焚洞,大火烧了五天五夜,损失文物玉器300多件、金银首饰100多件,银元银锭100多斤被警备旅掠走,从此,上秦川最大的财主变成了普通人。
       疙瘩庙曾有一个香炉,上有“上七里,下七里,金香炉,再七里”,很多人不解其意,解放前,国民党军队中有个南方人,看了这其貌不扬的香炉顺手牵羊,当地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苦苦寻觅的金香炉就是这其貌不扬的香炉。解放后疙瘩庙是疙瘩庙乡政府的驻地,1967年破四旧时将庙拆毁,农业学大寨时,将土疙瘩的土源挖走下移,现在土疙瘩脚下修有一座五圣庙,商州不动文物普查时,我曾和商州文管所,金陵寺镇政府刘军、郭涛、高阿妮走访当地群众,五圣者何许圣也?当地群众也不知所以然。其实五圣是圣祖伏羲、圣贤大禹、圣帝文王、圣师周公、圣人孔子。庙为道教圣地。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