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民间文化移动版

主页 > 宗教寺庙 >

夜村元建寺

夜村元建寺


 
       夜村元建寺座落于夜村镇杨塬村五组的药王岭塬头上,距夜村古镇一公里,坐北向南,面临丹江。寺院建筑风格为四进四合院,有前殿、中殿、正殿、后殿、东西偏殿、戏楼及生活用房等,每栋三间,共十五栋四十五间。整个建筑屋面青砖蓝瓦,脊粱莲花雕砖,四角跷檐翘角,墙壁青石浆砌,墙面壁画逼真,木雕艺术精湛。院内有古柏、桂花等珍贵树种,建筑面积17.6亩,占地60多亩。现已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商州地区古建规模较大、占地面积较多、保存相对完整的一处古庙宇。
       据民国《续修商县志稿》》载:元建寺在夜村街西二里许,隆庆元年(1567年)建,因以为名。崇祯六年(1633年)重修。乾隆三十三年(1765年)重修。从目前院内保存的碑刻和屋内中檩板钳下文字记载,最后一次修建为光绪二十三年间重修。相传,在很早以前,夜村街药王岭上建有药王庙,因药王爷特别灵验,方圆几十里外的人都赶来烧香还愿,以保家人平安。求治者,只要在庙内烧香祭拜后,抓一把献桌下的士饮用便能除病强身。求子、求官、求学、许愿者也能如愿似偿,因而药王庙内香火十分旺盛,每蓬过年过节,初一十五,夜村街西
夜晚的上空,如同百昼,人流如梭,奔走相告:“到夜村敬爷去!”后来就有夜村也叫爷村一说。由于药王爷灵验,古地名就有楊塬村后的药王岭,夜村街西的药王坪等。

       到了唐代,佛教盛行,这里不仅有药王庙、关帝庙、龙王庙、玉皇庙等,还修建了开元寺、观音庙等,成为一处寺庙云集的好地方。方圆寺庙供奉着佛、道各路神尊,成为丹江流域继大云寺之后又一处古寺庙群,也是商於古道洛源驿站过往行人歇脚休息之处和佛教文化的集聚之地。由于寺庙众多,各路神尊云集,烧香拜佛者络择不绝,从而僧道之间也出了不少名人,其中唐代佛法大师释无业就是从这里走出的一位顶级大师。
       “释无业,姓杜氏,商州上洛人也,其母李氏忽闻空中言曰,寄居得否。已而方娠。诞生之夕异光满室。及子成童不为戏弄。行必直坐即加跌。”释无业十三岁就能畅读《华严》《法华》诸经,并能为众讲经,世称神童,出嫁后誉满海内,时有“南有盐官,北有无业”之称。据载:释无业曾被两位皇帝三道诏书聘为国师,唐时便与唐玄奘齐名,宋代王安石更是对其敬仰无比,称其超过孔子,在佛界五百罗汉中,释无业位列第61尊,可见其地位之高。



       到了元代,元建寺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需要重修,但遇灾荒之年,人们很难酬出钱粮重建新庙。就在人们正为建庙难为之时,这年夏天的一天中午,突然夜村上空黑云压顶,大风狂作,刹时天空电闪雷鸣,一场大雨倾盆而下,河水瀑涨,丹江河面上至上而下漂来大量木材大料,奇怪的是这些木料漂到寺庙前的沙摊上则全部停在了那儿,当地捞材的人把木材扛回了家,但到家里一看,这些大大小小的木料上都刻有“元建寺"三字,一时寺庙神灵显应的话题传开来了,“这是为了减少百姓建庙负担,专为修建寺庙而送来的专用木料!”因而大家都将扛回家里的木材,一件不少的全部交回了寺庙,从而保证了这座寺庙的顺利完工,从此寺庙因“元建寺”一说而得名。


       解放战争时期,元建寺因寺庙远离村庄,便于荫蔽藏身,也是陕南游击队巩德芳、陈忠茂、李念劳等地下党秘密活动的地方。有很多地下党人,扮作僧人住在寺庙,成了共产党组织的一个秘密联络点。一九四九年三月,高桥战斗牺牲的近百名革命烈士,其中有名有姓的都葬到了商县、丹风的烈士陵园,但有三位没有姓名的烈士后来被元建寺僧人拉回葬到了寺庙后边的空地上,足以证明烈士们的身份,现在三位烈士墓莹依然保存完好,每年清明节,当地的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前来扫墓,成为一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新中国成立后,夜村元建寺庙产及庙外的六十多亩土地被商县农业局做为农场用地占用。一九七三年我在夜村上高中时,我们班的男生宿舍就安排在元建寺内,和当时农场的职工同宿一院。那时,院内环境优雅,摆布整洁,干净卫生。桂花树、木谨树、石榴树、桃树、月季花等桃红柳绿,满院飘香。特别好奇的是,我们宿舍门前有一棵脸盆粗的痒痒树,只要你在树身上用指夹挠一下,整个树枝都会颤动。每当我们学生因好奇心挠树时,都被农场的职工阻止:“那树特别骄气,用汗手动它,树就会死。”吓得我们都不敢随便去挠了。后来农场搬走了,寺庙交给了夜村镇办初级中学,现在学校也撤出了寺庙。由于寺庙长期无人管理,院内杂草丛生,房屋破烂不堪,有几栋寺庙倾倒后被拆除。



       为了保护这所具有历史影响力的古寺庙文化遗产,商州区文物管理部门已将元建寺保护申报省文物部门,由以前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去年省财政已拨付专项资金进行维修,以恢复其原貌。市发改委也将元建寺作为佛禅文化的核心区,列入商於古道重点旅游项目对外进行推介,相信不远的将来,元建寺必将以崭新的面貌,成为丹江中上游文化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