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探究姓氏文化的“百科全书”——品读《简明中国姓氏考》感悟
时间:2024-08-06 20:41 来源:原创 作者:刘恩友 点击:次
一部探究姓氏文化的“百科全书”
说起百家姓,可能大家并不陌生,有的甚至能开口吟诵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楮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但姓氏不仅仅是百家,在本书出版时的2006年,中华姓氏就多达11969个,其中单姓5327个,复姓4329个,三个字以上的姓氏2313个。五彩缤纷的中国姓氏让人眼花缭乱而又神秘莫测。这是笔者读了郭志康老师的著作《简明中国姓氏考》得到的知识。——品读《简明中国姓氏考》感悟 汉族人人都有姓氏,但你知道自己姓氏的由来吗?姓氏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姓氏对人有何意义?你知道自己姓氏在历史上诞生在哪些地域和演变吗?中华民族有多少姓?少数民族有姓吗?对于这些问题,要不是今年回乡期间荣幸认识乡党郭志康老师,并得到他的著作《简明中国姓氏考》,笔者压根就不知道姓氏里面还有这么广博的学问。清爽夏日里喜获这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63万字的集知识性、史料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简明中国姓氏考》一书后,我时不时翻阅查考,获益匪浅。于是便想写点“读书感悟”,权当是给书的作者陕西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常务副会长、地方姓氏家谱文化研究学者、商洛市方志专家郭志康老师交一篇不成熟的作业。 郭志康长期从事中等职业学校《伦理学》《中国历史》等科目教学工作,业余时间专注于地方姓氏家谱和地方志书研究,继2006年出版了《简明中国姓氏考》,2010年又出版了《郭氏家谱》等多部书籍后,2023年底又一力作《郭家村村志》刊印成书,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一个民间文化研究工作者“行家里手”的真正实力,当然也起到文化育人润无声之功效。 姓氏是标识中国家族血缘关系的文字符号。姓氏在中国古代是“姓”与“氏”的合称。姓,代表母系氏族,与血缘相联系;氏,代表父系氏族的贵族家族,与等级相关联。中国姓氏先有姓,后有氏,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标志,姓与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两个阶段。姓氏是一个古老的问题,要回答它还真不容易。郭志康认为,“中国姓氏,历史悠长,演绎了社会发展的轨迹,纵贯了华夏文明;内涵博大精深,结构复杂多样,读音千变万化,字体繁简深奥。”为此,他对“中国姓氏综合考”“中国姓氏大家庭成员考”“中国姓氏有待考”都颇有研究并详细呈现。这部书在“图腾与姓”中,通过图腾、姓、出现姓的原因等一一阐述,并通过原始社会的姓、奴隶社会的姓、封建社会的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姓、社会主义社会的姓都进行探究分析,并特别指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当家作主人,不管是人数极多的汉族,还是人数很少,甚至相当少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不管曾经是“国(盟主)姓”的人,还是今天职位相当高的人,他们的姓氏同一般老百姓姓氏没有什么区别,姓氏真正恢复了自己本来面目。赐姓,避难、避讳改姓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少数民族姓氏中,郭志康首先强调,中华民族都是一家人,中国少数民族姓氏与汉族姓氏在历史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已经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同时,他对54个少数民族姓氏一一进行了探考呈现。在“台湾我们的同胞”中,作者强调,台湾同胞的先祖绝大多数是各个时代的大陆迁台人员,大陆绝大多数姓氏在台湾可以找到,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化,台湾百名大姓排序几乎就是福建、广东地区姓氏排序的翻版。2017年郭志康随“大陆青少年教育考察团”赴台,专程将《简明中国姓氏考》送给某大学,承接的副校长表示将放在学校图书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宝岛,台湾同胞血管中流的是中华民族的血,“原乡人的血必须流回原乡,才能停止沸腾”,大陆、台湾是一家人,千年万年不分离。 在“中国姓氏与世界”的叙述中,郭志康认为,哪里有国家和地区,哪里就有中国姓氏,中华姓氏遍布全世界。据国内某机构统计,亚洲(中国及港、澳、台除外)有华人12817.57万人,非洲有华人约13.68万人,欧洲有华人约161万人,大洋洲华人约57.06万人。据台湾某机构统计美国有华人290万人,加拿大有华人111万人,秘鲁有华人130万人,巴西有华人14万人,巴拿马有华人12万人等。除此之外,使用中国姓氏的一些国家的人口约14846万人。姓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中国是第一个拥有姓氏的国家,姓氏历史超过5000年。从古至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多达2.4万个,目前在用姓氏约6千多个。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姓氏,其意义何在?郭志康指出,中国姓氏产生的最早,发展过程保留得最完整,是世界姓氏的活化石。通过对中国姓氏的研究甚至可以解开人类遗传的奥秘。中国姓氏是中华民族的黏合剂,中国姓氏是联络与中国姓氏有关系人的通道。探索中国姓氏的起源、发展,不仅能够激发中国人民爱国之心,加强各民族大团结,也能够挖掘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弥补考古和文字记载的不足,同时还能为我们与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建立起友好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姓氏文化是支撑中国历史大厦的重要支柱,姓氏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殊存在形式,记录了无数家族的兴衰与变迁,成为一个群体共同的文化积淀,演绎着中华文明,体现着中华儿女的民族品质,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远古文明和先民智慧的点点滴滴的印迹。作家若白对郭志康这部书的评价是:郭志康的《简明中国姓氏考》有60多万字,收录了中国人的姓氏近万个,而且每一个姓氏都尽量叙其源始末、分支派系,有的还以人物故事为主,读来饶有趣味。本书中有一篇数万字的长文《中国姓氏综合考》详论中华民族姓氏的起源和演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值得一读。该书不仅探索了近万家中国姓氏,特别是少数民族姓氏的来源,而且在叙述中还以小故事的形式再现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阅读该书,可以使我们对中国社会有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改变我们过去一些不正确的看法和对一些姓氏的错误读音。该书历经十年才“磨”成,它融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文献学、遗传学、文字学、地理学、谱牒学、人口学等诸多学科知识为一体,很值得一读。 笔者顺手在这部书中查阅自己的姓,但见密密麻麻的详细讲述和解读如下: 【刘】Liǔ 1.以故为氏,出自祁姓,为尧的后裔。黄帝的后裔尧(放勋)为祁姓。其后有一支被封在刘国(今河北唐县)。夏朝时,在刘国的一人生一小孩。因其手上有花纹而称刘累。公元前621年晋襄公死。大臣欲立其公子雍为晋君,但迫于襄公夫人的哭闹,只好立夷皋为君,而出现秦、晋两国之战,派到秦国接公子雍的士会留居秦国,后回国任职,但其后代一部分仍留居秦国,便取“留”之意为刘氏。2.以地为氏,出自姬姓。春秋时封周匡王班的儿子于刘邑(今河南偃师市西南 ),其后以邑为氏,有刘氏。3.他姓改。①西汉初年,刘邦实行和亲政策,将皇室之女嫁予匈奴单于冒顿为妻,匈奴习俗:贵者皆从母姓,冒顿的儿子遂为刘氏。②汉代的王、寇、龚、薛、何姓分别被赐为刘氏;③北魏孝文帝在汉化中将鲜卑族复姓独孤氏改为刘氏;④乌桓、羌、氐、突厥、蒙古、维吾尔、回、满族等进入中原后,也有不少人改姓刘氏。4.赐姓。①齐人娄敬因向刘邦进献进入关中之策,被赐为刘氏:②项羽的伯父项伯因在鸿门宴上保护刘邦有功,其家族被赐为刘姓。5.朝鲜族姓。6.回族姓。多为改姓。7.满族姓。①本汉族(尼堪、台尼堪、抚顺尼堪)姓氏,世居三韩、盖州等地。②本为朝鲜族姓氏,后为满族所用,世居安法博川郡。刘姓为我国第4大姓,人口约为6400万左右,相当于湖北省人口,约占我国汉族总人口5.38%。刘姓虽然人口多,但却比第三名大姓张少1.45个百分点。在我国女真、高丽、满、朝鲜、柯尔克孜、藏、布依、壮、怒、仫佬、侗、苗、瑶、阿昌、锡伯、东乡、回、黎、俄罗斯、土家、彝等古今少数民族及台湾省土著族中均有刘姓。 看到对笔者姓氏如此般的全面阐述,顿感“寻根尊祖有捷径”的惊叹,之所以这里全文辑录书中对刘姓的这些阐述,是想说明,不论你是单姓还是复姓,不论你是汉族姓还是少数民族姓,在这部书里都能找到,仿佛有一种“树有根水有源”的满足感。因此,完全可以说,这部书就是寻找姓氏的“百科全书”,也是阐释姓氏历史文化的“活字典”,更是探究中华民族姓氏文化的“活地图”。 商州历史悠久、文化醇厚,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与中华姓氏文化颇有渊源的地方。2020年12月开始,郭志康还在《话说商州》大讲堂中,正式开讲《中华姓氏文化与商州地区的移民形成》,以他几十年研究收藏经历,以及协会两届任职的一线体会,对中华姓氏文化渊源、商州地区移民形成分布,以及商州存世家谱的特点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郭志康所讲的一个个动听感人的故事,一组组一线研究统计数据,都认真诠释了他对中华姓氏渊源、商州地方移民的形成、姓氏分布与人口发展,以及商州社会历史变迁的独到理解,揭示了商州地域姓氏的多元化趋势。郭志康从事地方姓氏家谱研究几十年,曾参与地方多部《家谱》《方志》的编撰审定工作,他用多种方式为商州地方民间文化研究方面做着贡献。 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正因为如此,郭志康深感忧虑:“每年清明,回乡祭祖,族人相聚,谈宗论辈,虽有碑文可查族谱可看,但只是三百余年之事,往前则无法说清,令人遗憾。”尽管郭志康“便欲找书一阅,数历几家图书馆,此类书却甚少,跑几座都市书店,仍是凤毛麟角。”于是,“中华民族寻根尊祖的优良传统思想迫使我,全球中华儿女的民族向心力鞭策着我,传统文化呼唤着我只好暗横一条心,历十年,行万里,阅百卷,拜名师、访众友,借同仁之力,加己探索,终成《简明中国姓氏考》一书。”日月不负耕作人。郭志康完全出自对姓氏文化深厚的情怀和自觉的责任意识,其品德与智慧、胸怀与境界、精神与毅力、坚持与恒心都令人感佩不已。 作为姓氏文化的精髓——“家国情怀”在世界民族和国家发展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自然经济和农耕文明孕育下,形成了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的“家国同构”政治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家”成为“国”最基本的细胞,“家”又是缩小了的“国”。对此,郭志康在本书后记中感慨万千:掩卷长思,为中国源远博大的文明所震撼,为中华各民族水乳交融所折服,为中华各族相互学习,迅速提高的精神所震撼。今天的同姓,不一定昨天就是同族,因而不应有小团体的想法;今天的异姓,昨天可能是同宗,故没有疏远的必要;今天的外国人,不能说昨天就与咱们没有关系。在我国追溯若干年,咱们都同宗;在此基础上再追溯若干年,全球人都同祖。我们同一源,为何还要“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高时意气平”。郭志康说:我国人如果将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效果将是相当惊人的;世界各个种族、教派间如果都能以“博爱”善待对方,就不可能有流血牺牲;如果世界各国都能够在联合国的统一协调下,将国防开支用于生产、生活中去,家庭就不会因战争带来创伤,环境不会因战争带来灾难,国家不会因战争出现焦土,全球就没有因国防投入的提高引发出各种新的矛盾,人人将会富有,能源将会充足,国家将会友好相处,人类的寿命将会更长。 郭志康在本书中还特别强调,全球人同根一源,应亲情化解一切,让世界平安无战争,构建和谐世界。这是他历经十年编写本书的目的。不能不说郭志康心中是有大视野、大格局、大境界的。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2022年二十大提出“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的普世价值观。这部书尽管出版至今已有二十年,但他的这些观点用现在的观点衡量也不过时,是符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要求的。从这种角度上说,郭志康这本《简明中国姓氏考》一书的出版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以血缘为脉络的族谱家乘,是记载姓氏宗族世系、社会习俗、家庭文化和地方风物的重要文献,也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信息的历史图籍。家谱是根文化的传承载体,家谱能拢聚家族人脉,明世系,辨亲疏,以其强化的凝聚力、向心力抱团发展。为此,郭志康在这部书中,专门列出族(家)谱的主要内容,对于有意编写族(家)谱的人士,大可按照郭志康载明的十二项指导内容编纂即可。另外,他还对“字行辈分”进行了简要阐述。 如果说,姓氏文化有灵魂的芳香,那么,品读这部书,就是对生活的一种情感滋养和涵咏。就这部书,笔者与其微信交流中,郭志康说:“因要造字,故印刷厂发来书体程序,我自己排版,拉主机到印刷厂出硫酸纸,印刷。当时要录入,校对,编目录,掌握造字方法,插图、制表,其他人又帮不上忙,确疲惫,但倾力而为,尽量少些遗憾。” 在姓氏文化研究这条路上,郭志康不是急于求成的行者,而是化身为时间的匠人,细细打磨,精雕细刻,深思考研,用耐心和毅力铸就基石,并且在才华上、在能力上、在思想和格局上,都得到真正的蜕变,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研究者、时代发展同行者、执着不懈贡献者。笔者衷心祝愿郭志康老师在更多研究领域再出成果,期盼他正在主纂的《商州契约文书》早日面世,也通过品读这部书更加深信源远流长的中华姓氏文化会与时代同步、与日月同辉。 刘恩友,笔名塬上草,陕西商洛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原嘉峪关市作协主席,曾任嘉峪关日报社副社长、总编辑。出版有《嘉峪关十部曲》《聆听乡村的寂静》等。 (编审:徐刚民)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 |
- 上一篇:追忆家族那段过往历史
- 下一篇:寻根溯源七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