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民间文化移动版

主页 > 红色记忆 >

红三军长征走过丹凤

红三军长征走过丹凤

      一九三二年,由于王明推行左倾路线,中央政治局发出了《关于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的错误主张,把才发展壮大起来的红军引向了歧途。红三军被白匪数次围攻,最终丧失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为了挽回不利局面,保留住这一万五千人的红三军队伍,在贺龙军长的指挥下,一九三二年夏天,部队离开洪湖根据地,从随县大洪山出发,突出敌军重重包围,准备向湘鄂边方向转移,在那里建立新的根据地。部队于一九三二年十一月自豫西卢氏县梨树坪进入商洛丹凤县桃坪,经灰池子、官家沟、峦庄镇、武关镇到铁峪铺镇。
      在铁峪铺镇寺底铺和尚台,驻扎着国民党刘镇华六十四师一个团,企图居高临下,以逸待劳阻止红三军长征。贺龙对部队下命令道:“这是对我们的一个考验,一定要打胜,不打胜,我们没法走。”一九三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和尚台战斗打响了,战士们不顾饥饿疲劳,英勇冲锋陷阵,战场上战旗猎猎,号角声声,枪声大作,喊杀声震天,敌人完全被红军勇士们的英雄气魄征服,丢盔弃甲抱头鼠窜,很快结束了战斗。红三军和尚台战斗歼灭敌军一个营,我军牺牲了九名勇士,取得了战斗完全胜利。和尚台战斗结束后,红三军队伍沿着东长岗岭在花瓶子、白杨关一带南行,于一九三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傍晚,到达丹江河谷竹林关一带。部队当晚在白玉河口、梁家湾、雷家洞、白李湾、竹林关、洞底、张塬、王塬一线宿营,军部驻扎在竹林关杨泗庙,主要首长也在扬泗庙宿营。
      时任湘鄂西苏区中央分局书记夏曦随部队行军,夏曦是留苏回国党的领导,他忠实执行王明极左路线,长征行军途中大搞清除所谓的反布尔什维克“AB团”运动;搞所谓的纯洁无产阶级革命队伍运动。他利用设在基层连队的“革命军人委员会”士兵组织,据说“革军会”里有一个炊事班长特别凶残,他们认为出身富裕家庭、有文化的干部都是什么“AB团”成员,残酷迫害知识分子,绳捆索绑,屈打成招。一路上以“肃反”为名,残酷杀害了红八师参谋长胡慎、红三军参谋长兼红七师师长孙德清、政治部主任孙之涛、红九师政治部主任戴军实、红七师续任师长王一鸣、政委朱勉之、湘鄂西军委参谋长唐赤英、红一师参谋长黄朗、红九师师长段德昌、参谋长王炳南和两个儿子、名将宋盘铭等团以上干部三十多人。
      红三军长征行军到竹林关,乡亲们看到许多骑高头大马的红军却被绳捆索绑,感到特别好奇,也不敢打听问,那时候分不清好坏,只要是过队伍,都跑到山上寨子里或岩屋洞儿里躲。当晚在杨泗庙夏曦主持召开湘鄂西苏维埃中央分局党委会,夏曦一路残害红三军高级干部杀红了眼,他竟然下了贺龙警卫员的枪,直接把斗争矛头对向了贺龙。贺龙见此再也忍无可忍,怒火中烧,虎眼圆瞬,“拍”的一声拍着桌子站起来,严厉质问夏曦:“你这是啥意思,为什么你的警卫员枪不下呢?”说着从腰里拔出白色勃朗宁手枪往桌子上一拍,对夏曦大声怒斥道:“我这里还有一支你要不要,你要我也不给你,这是我的,我当营长时就带着它”。当时贺龙怒发冲冠虎眼圆睁的样子十分可怕,如若夏曦抬杠或关向应政委不当“和事佬”劝解,那天贺龙很可能会做出“狠事”泻火。这次没按会议议题召开的会议狠狠地煞了夏曦的嚣张气焰。当时夏曦见贺龙发火,非常害怕,理屈词穷,无言以对。贺龙见状才心平气和地说:“老夏,不能杀了,再杀就杀光了”。竹林关杨泗庙这次不平凡的会议,贺龙从夏曦屠刀下救出了刘林、王尚荣、黄新廷、谭友林、贺彪、杨秀山、谷志标等一大批红三军名将,夏曦至杨泗庙会议之后,再也不敢肆意妄为了,再也不敢说抓谁就抓谁、说杀谁就杀谁了;竹林关杨泗庙会议之后,贺龙在红三军的威望更高了;红三军从此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所以我们说竹林关扬泗庙是红三军发展、壮大、走向胜利的福地。最后长征在贵州毕节过河时,夏曦被水淹死,年仅35岁。
      红三军长征走过丹凤,前后共五天时间,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宣传广泛,深入人心,作战英勇,战之能胜,沿途群众普遍认识到红军是仁义之师,胜利之师。红三军长征经丹凤桃坪官家沟,村民陈吉书见过队伍逃跑之前,在家附近崖屋下藏了一袋麦子,回来去看只剩了小半袋,被舀了二斗,往里一摸,红军在麦子里埋了两块银元作为赔偿金;村民陈家旺跑队伍回来后,发现猪不见了,却见猪皮在磨盘下,拉出来一看,猪皮里卷着十块银圆,原来也是红军留的赔偿金;竹林关王塬村李奇虎跑队伍回来,发现自家房子失火了,家具用具却摆在道场,原来是红军不小心失火了,抢救出了家具用品,他揭开柜子一看,里边放着30块银圆和一封道歉信,感动的李奇虎逢人就说“红军是仁义之师”啊!其实红三军长征经丹凤在行军路上、在宿营地,吃群众的食物、损坏了群众的器物或不动产,都赔了银子银,只是许多群众胆子小,收了钱怕当地保甲队寻事情,沒敢言传。
      人常说“人过留踪,鸟过留声”么,红三军长征走过丹凤,虽然是急急匆匆、慌慌张张、马不停蹄在竹林关歇了一晚上便进入石槽沟远去,但有一些伤病员掉了队散落在民间,故在民间有许多传说故事。光我居住的自然村落庙底,我知道就有两位掉队的红军伤病员。一个是竹林关张塬村庙东生产队社员傅玉厚,小名枣娃子,他就是红三军掉队伤病员,他个子矮矮的,头上有三处伤疤,红红的,不长发看上去很明显,村里人开玩笑给他取外号叫“红秃子”。他是当年掉队后,在石槽沟王家坡桐树垭养伤,伤养好了后,没有去追赶大部队,和村姑俭女子结了婚,生二子一女定居了下来,村里人都知道他是红三军掉队老红军。解放后生产队社员们让他从桐树垭迁移到庙东生产队,生产队帮他盖了三间石板房居住。他大儿子傅再成比我大两岁,和我是小学同学,“文化大革命”中,有些人为泄私愤还想揪斗傅玉厚哩,说他背叛革命当逃兵,所以傅玉厚全家迁移回湖北老家去了。另有一位红三军医生受了重伤,庙底村民张均万躲过保安队,把他藏在红薯窖里养伤,按他开的药方上山挖药,有的熬汤饮服,有的捣碎敷在伤口上,一来二去治愈了这位红军医生,身体康复后的红军医生去追赶红三军大部队去了。全国解放后这名军医任河南省开封市人民医院院长。他多次给张均万来信感谢,还寄了钱,张均万还专程去河南开封看望了这名红军医生。我走访时想看那些红军来信,其子说拆旧房时把红军医生来信丢失了。
      还有我岳父家梁家湾老辈子常说的德善乡贤王生财,民国时是保长,红三军一部路过梁家湾时,保安队抓到一个掉队落单的红三军小战士,听群众广泛传说这名小红军只有十二三岁,上级命令王保长把红军小战士拉到丹江白岩子下漩涡潭沉潭淹死。无奈受命后王生财叫三个人和他一起去,到了丹江河边白岩子大潭边,他给红军小战士松绑后,送给他一袋干粮馍,不停地给娃使眼色,让小红军顺沟朝北山逃命去了,回来给上级汇报说沉了潭。梁家湾老年人常说:王生财放了小红军而因此积了大德,老婆一顺路生了四个儿子四个女儿,儿女们个个读书成才,孙辈娃娃们都有出息,都是大学生,都有好前途,子孙成群,好花开一树,成梁家湾名门望族。都说这是他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上天给他的回报。
      红三军离开竹林关,进石槽沟,从石槽沟垴儿翻过去,经小川子、口头坪、过鸭子岭到湖北郧西县,又折转到山阳县漫川关,一路翻山越岭攀岩渡河到旬阳县小河镇离开了商洛,在川西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最后长征顺利到达革命根据地延安。
      (编审:徐刚民)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