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民间文化移动版

主页 > 红色记忆 >

解放初期丹南剿匪回忆录——读胡怡德《岁月回眸》

解放初丹南剿匪回忆录
——读胡怡德《岁月回眸》

      小时候,竹林关同我年龄相当的孩子,一定听过妈妈讲过许许多多土匪穷凶极恶的故事。除“跑李长有”“跑白狼”故事外,更多的是当地零散土匪抢劫、偷劫、杀人的故事。妈妈讲她初婚时,外爷陪嫁给她的两个甲织布及一些衣物,就放在床头的红箱子里。是夜,月明如昼,本村一个放单的熟人土匪潜入家中,揭开箱子明目张胆抢走了她的陪嫁衣物。月光从窗户照进来,她偷偷张开眼看清了土匪面目,但她立刻合上眼睛始终没敢声张。我问妈为什么?妈说如果声张了,土匪知道我认识他,他可能就会杀了她和父亲。另一次,扁担客父亲和伯伯去山外华阳川贩卖网套回来,走到南丈沟马家村一带,土匪周大眼从林子里突然跳出来,一枪打死了大伯,父亲扔掉扁担钻进林子逃命回来……民国时期,竹林关一带的确是乱世,土匪抢劫杀人随意,根本没人管。但那个乱世匪事能听到的都是零零碎碎,没人能讲完整。
      读了丹凤县首任县委书记胡怡德同志《岁月回眸》一书,从它任丹凤县委书记到竹林关与商南、山阳县交界地带组织领导剿匪的回忆录中,才知道隐藏在竹林关南山的土匪真是多如牛毛,他们为害一方,抢劫杀人,袭击新成立的人民政府,挑战新中国基层政权,与人民为敌,无恶不作,不消灭他们,人民群众永无安宁之日。
      胡怡德同志是山西五台县胡家庄人,生于1917年8月,1937年4月在家乡参加抗日救国工作,1938年10月光荣加入共产党,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家乡任县武装部部长等多项工作,工作阅历极为丰富。1948年4月27日奉命随南下干部大队来商洛建立革命政权,一路穿越敌占区,昼伏夜行,历经千难万险,8月29日到达陕南区党委所在地郧阳报道,9月中旬分配到当时县政府临时设在法官庙的两郧区山阳县,任县委副书记。1949年5月31日,商洛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王力在山阳县照川区向胡怡德同志宣布了陕南区党委任命,任命胡怡德同志为新组建的丹凤县委首任书记。
      接到任命,胡书记当晚就带着通讯员宋三苟同志,随同王力书记、商洛军分区参谋长萧良清一行,在军分区一个连解放军部队掩护下,摸黑前往龙驹寨去上任。走了一夜一昼,6月1日下午赶到山阳县银花乡,稍微休息后,待天黑又从甘沟经寺坪往目的地龙驹寨而去。走到寺坪娘娘庙时,隐藏在寺坪山林中的土匪罗正林部,突然包围了部队及他们一行。疯狂的土匪居高临下占据了有利地势,黑夜中枪声大作,密集的子弹射向他们,形势万分危急。幸好王力书记和胡怡德书记都是打游击出身,身经百战,是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会隐蔽自己,但可恶的土匪还是抢走了他们的行李。在这万分危急时刻,来接应他们的商洛军分区四团团长刘兆英带一个连及时赶到,刘兆英团长果断指挥部队反包围了土匪,战士们里应外合,一阵猛烈射击,打得土匪丢盔弃甲,抱头鼠窜,部队取得了战斗胜利,我部仅伤两名解放军战士,当时打散了这支土匪队伍,还俘虏了十多名土匪。他们一行经毛里岗、寺坪,于6月2日晚掌灯时间,艰难地到达龙驹寨。人还沒安顿好,王力书记立即召开党政军领导干部会议,宣布正式组建成立丹凤县,任命胡怡德同志为丹凤县委书记,王庆华同志为丹凤县副县长,县机关驻原国民党政府龙驹寨设治局住地骡马会馆。
      丹凤县初解放时形势非常严峻,在竹林关南山与商南、山阳县交界处,股匪、散匪非常狂妄。有以白清云、刘长忠残部赵彦章为首的“713团”武装土匪组织;有以李龙卿、罗正林、帅正赢、王全来为首的“陕豫鄂边区人民自卫军”编制有600多人的武装土匪组织;还有许许多多股匪、散匪控制的皇兵会、兄弟会、普度道、黑沙道、还乡道、西华堂、三华堂、三圣堂、单纯门等封建会道门土匪武装组织,还有昼伏夜出单枪匹马无恶不作祸害百姓的“放单”恶匪等。他们有的躲在山沟树朳,形成坐窝匪、分散匪、隐蔽匪;有的白天是人夜晚是鬼,昼伏夜出,谣言惑众,杀抢横行,夜夜枪声不断。李龙卿部还在丹江发大洪水时,带着众匪在县城对面百顷湾狂妄叫嚣嚎叫“打到丹北去,夺回龙驹寨”呢,直接挑衅县人民解放军武装大队。
      当时商洛境内,除丹凤县基本解放之外,商县、洛南、商南、山阳、镇安、柞水还没有完全解放。丹凤境内的土匪虽盘踞在丹南山里,但他们四处流窜搞破坏活动。为稳定政局,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坚守县城,夜晚躲在群众麦草堆里过夜。各区安全环境更险恶,8月12日夜晚,武关区公所被土匪突袭,牺牲了2名、重伤4名革命干部。接着,土匪武装策反竹林关区公所小队一些人叛变,并策反竹林关、土门一带迭次发生暴动,敌人里应外合,区、乡政府干部不敢公开工作。一次竹林关区政府被土匪包围,区长赵沛帆也是打游击出身的南下干部,急中生智跳出窗外才得以脱险。竹林关区一名武装干事在召开群众大会时被土匪武装包围光荣牺牲。区长下乡在孤山坪做群众工作时又一次被武装土匪包围,他又一次机智勇敢地脱险。也是南下到竹林关姓孙的区委书记,经受不了险恶环境的考验,当了逃兵,偷跑回山西老家去了。铁峪铺等其他各区委、乡政府多数也遭遇了流窜武装土匪突袭,铁峪铺区长周宝航死里逃生。各区乡政府被土匪骚扰得无法开展工作。
      为了稳固新生的革命政权,1949年7月,胡怡德同志召开县委会,研究决定组织丹凤县武装大队、军分区派驻丹凤的巩全林连队,在各区、乡、村基干民兵配合下,与猖獗的武装土匪进行了坚决斗争。县委组织四个追击队全面清剿土匪,解放军在民兵配合下,与顽匪发生了七次大的战斗,在46天内,歼灭土匪251名,生俘罗正林、王从周等土匪首领38名,打死韩建谋等25名土匪小头目,徐文翰、王今来、刘志迪等188名散匪缴械投降。缴获82迫击炮一门、重机枪2挺、轻机枪6挺、长短枪200多支、子弹12000余发。竹林关有一股从四川潜伏回来的匪特,土匪头子叫白葫芦,带着12人一小队顽匪,作恶多端,经常袭击各地区、乡政府。胡怡德书记亲自到竹林关,采取抓俘虏做工作,再放俘虏打入其内部,了解白葫芦行踪,同时审问伪人员白天久,将其全部抓获,缴获“中正式”步枪20余支,初步清除了丹南竹林关一带散匪、股匪、放单匪匪患,使丹凤县政治局面才得以初步稳定,工作局面才逐步打开。
      丹凤县政局稳定后,1950年6月中旬,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王力、司令员孙光同志找胡怡德同志谈话,宣布省委任命他为丹凤、商南、山阳三县交界处剿匪指挥部党工委书记兼政委,军分区梁耀堂营长为指挥长,指挥部下辖丹凤县竹林关区、商南县赵川区、白玉区、山阳县照川区。竹林关区委书记赵沛帆、白玉区委书记王有春、赵川区委书记阎秉光、照川区委书记张恒成为指挥部成员,指挥部驻口头坪。这一带土匪相互勾结,非常狂妄,他们抢劫粮食,抢劫财物,奷淫妇女,散布谣言,骚乱、袭击、围攻基层人民政权,杀害革命干部和群众。指挥部成立后深入群众,宣传群众,依靠群众,展开了群众性的为人民新生政权奋起剿匪肃特活动。在三县交界的竹林关、白玉、赵川、照川四区境内,墙上到处刷的是劝降标语,卯卯岭岭上基干男女民兵用广播筒子对土匪劝降喊话,召开大小会议发动群众举报匪情,使敌人无藏身之地。人民解放军部队在当地公安、基干民兵的配合下,追踪围歼股匪,发现一股,围剿消灭一股,很快清灭了白清云部以赵彦章为首在这一区域最狂妄、作恶多端的“713团”反动武装;打击了穷凶极恶的散匪、股匪;拉网式清剿了各乡村的“放单匪”;共剿灭了在三县边界为非作歹土匪11股,逮捕包括赵彦章、李龙卿等匪首42名,缴获各类枪械196支,子弹1265发。同时摧毁了各种窝藏土匪的会道门,说服动员劝解千余名不明真相的群众退出邪道,胜利完成三县结合部的剿匪任务。1950年底,胡怡德同志获得了华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华北解放纪念章”和西北军政委员会“解放西北纪念章”。
      完成艰巨的丹南剿匪任务后,胡怡德同志调离丹凤县,先后任山阳县委书记,商县县委书记,商洛地委副书记退休。退休后胡怡德同志享受红军政治待遇、副省级领导干部待遇,被组织安排在陕西省离休干部兴庆休养所安享晚年。
      《岁月回眸》是作者回过头去拣拾岁月路上一朵朵美丽的花朵;是作者回过头去放映生命瞬间一幕幕电影;是作者回过头去张望人生路上一段段过往;是作者回过头去品味艰难岁月一碗碗苦汤。这册回忆录中胡怡德同志告诉我们:生活从来不是平静的,世界从来不是和平的,但我们是生活在和平的国家,我们才感到幸福快乐。这幸福快乐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努力奋斗赠与我们的。他们有的已经为我们的幸福快乐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还在不懈地奋斗着,我们应该懂得感恩他们。
       (编审:徐刚民)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