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民间文化移动版

主页 > 乡土杂谈 >

父 亲

父   亲

 
       编者按:田家声老师是我们陕西省商州民间文化圈子里一位实力派民间文化学者,几乎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都是从老百姓生活中最小的事情写起,小中见大,令读者感慨万千,今天,在中国人的父亲节到来之际,特此刊发,以此感念普天下所有的父亲!
 
       父亲原本是个老师,村上的大人小孩都遵称他田先生。每逢旧历年到来,父亲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便要忙碌着为村里人写春联,一直要忙火到腊月三十日。我那时正上小学,适逢寒假在家,每每见父亲忙不过来,便去帮他磨墨洗砚,晾晒对联。父亲给人写春联从不收取分文,还要倒贴笔墨纸张钱,但父亲乐意干,从无怨言,谁让他是先生呢!
       父亲只是个穷教书先生,无法使家道殷实,也无法实现荣宗耀祖的祖训。于是,他把满腔的厚望全寄托在儿辈身上。然而,做为长子的我的兄长却违背了他的意愿,初中末毕业就偷偷考剧团当上了演员。父亲曾为此郁郁寡欢。因为在他心里,这个世上惟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荣宗耀祖,改换门庭,当演员唱戏有啥出息,还不如他个穷教书先生地位高呢!兄长执拗没有圆父亲的梦,父亲便将惟一的希望寄托在他的二儿子我的身上。怎乃我也是朽木不可雕,初中毕业连高中也未考中,十三四岁便回农村当了小农民。虽然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但我人小力薄,担不起粪筐,抡不动老镢,每年所挣工分养不活自己,而且无形中还给家庭增添了负担。父亲眼见他心爱的二儿子在农业社干活受洋罪,劝我说,娃呀,你的身子骨太嫩,不是做庄稼的料,索性再复读一年,说不定还能考上高中呢!隔壁二茂前年落榜,去年复读了一年今年不是考上了么?我知道父亲的心事,一则是真心心疼我这个受苦的儿子,二则是想指望我荣宗耀祖的心还没死呵!
       我按照父亲的意愿复读了一个月,那年中考却意外的考上地区一所中专学校。开学时,父亲挑着行李送我到校园。山道弯弯,我和父亲一路说说话话,走走歇歇。路上他给我说,中专中专也罢,好好念,将来说不定还会有大出息的。看来父亲对我末考上高中丶失去上大学干大事的机会还是有点耿耿于怀。我对父亲说,未必,有些科学家不只读了几年小学或中学还不是成大材干大事了么?父亲点点头表示赞成。于是我暗下决心,咋样都要拿出优异的成绩报答父亲的良苦用心,也好给我们田家争口气。
       四年之后,我中专毕业,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给了父亲些许安慰,使他平日里紧锁的双眉展开了一半。然而,我终于没能上大学,给父亲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悠悠岁月磨灭了人生的诸多记忆,但却难以磨灭我脑海深藏着的对父亲那份愧疚!
       (编审:徐刚民)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