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地区第一支革命文艺队伍
时间:2024-04-05 20:54 来源:原创 作者:刘靖明 点击:次
商洛地区第一支革命文艺队伍
中国人民解放军商洛军分区政治部文艺工作队,是商洛革会斗争历史上产生的第一支革命文艺队伍。它成立于1949年5月7日1952年7月撤销。它虽只经历了三年零两个月的岁月,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商洛山区,对宣传群众、教育部队、密切军民关系、安定社会等方面,都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文工队的建立,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白手起家、团结奋斗,边学边干,艰苦创业的过程。 商洛还未解放时,在那山大林深的根据地---商南赵川,1949年4月30日,我们从分区教导队迎来了30多名自愿参军的解放军战士,编了三个小队,我任三小队队长。5月7日,召开了成立大会,军分区孙光司令员、李书全副政委都讲了话。李副政委指出:“开展革命的文艺活动、反映革命部队战士生活,向群众宣传我党的政策,这就是文工队的重要任务。” 会后,我们发动同志们为文工队的建立,开展了积极的工作。我们组织同志们上山打柴,把较光直的树条挑出来,编成木条床,用木桩撑起来,做成了整齐的通铺床,既避免了地上打通铺受潮湿的影响,又使宿舍整齐划一,我们用树条、砖石、土泥修成课桌、坐凳,做学习上课开会用,既是教室学习室,也是会议室排练场、山区林木丰富,我们认识了劳动创造一切,用我们的双手,建立并改善了我们学习、生活、房舍、操场环境、我们不仅是一支人民解放军的文艺工作队,而且是一所学军事学政治、学文化的大学校。 根据战士们的文化程度,编了初、中、高三个学习小组,初、中两个学习组开始学习时事课本;高级组学习理论书籍,如《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在业务学习上,主要练唱歌、识乐谱、排练剧目,收集并自制乐器道具,我负责学委会、组织出壁刊,在业务上参加乐队学习拉胡琴。我们每天早晚在河堤边拔音、练唱,乐队先背熟乐谱,然后调音合练。开始我们只找一些短小剧目和自编自演剧目排练,如《兄妹开荒》《红布条》《买卖公平》《老两口支援前线》、张志非指导员和我采编的《冯允恭、党志霄的下场》等。每逢节假日,我们就演出。每次演出、人山人海,受到战士和广大群众热情欢迎,口号声此起彼伏、掌声阵阵。在那解放前夕的分区根据地,宣传教育了战士和群众,活跃了山区文化生活、密切了军民关系。 1949年7月12日,商县城解放。7月30日,文工队随着军分区机关部队、从赵川大山区出发,开往商县城。1949年8月11日,我们与商县解放后成立的前方文工队合编,成立了两个分队六个小队,文工队员70多名。我任二分队长,管理四、五、六三个小队。 解放后,文工队员不断增加,文化素质也提高了。新来队员大多是初、高中学生。以后又从“华大”“西干”等学校分配来不少识乐谱、会音乐的同志。文工队不仅排练小剧目,自编自演剧目,如《冯允恭、党志霄的下场》《杨福有参军》;同时、排练大型的秦腔、眉户、歌剧、话剧等剧目、如《血泪仇》《穷人恨》《王贵与李香香》《钢骨铁筋》《九股山》《刘胡兰》《大家喜欢》《红军回来了》等以及大合唱、组歌、军人舞等,大小共有30多个剧目。 生活上,在初解放的商县地区,我们本着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教导,自己种菜养猪,曾去120里外的山阳地区背粮,去山大沟深的刘岭槽背木炭。为了改善生活,我们轮流在杨斜广东坪牧羊。我和张继华放羊时,在几个洞穴中发现当地恶霸藏下的十多个大瓮装着粮食,通知部队来了十多个同志,把这些大瓮一一搬下,交给政治部后勤供应上,帮了很大的忙哩。 文工队主要任务是搞演出,蔡陈武工队升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商洛军分区独立第六团,商县支队升编独立第四团,我们就去洛南、山阳宣传演出,并在街头扭秧歌、打花棍、刷标语宣传群众。管训队在刘岭槽开荒生产,我们就派出演出队翻山越岭去慰问演出。1950年4月5日,为了配合部队大生产运动,文工队到商洛各县各乡镇去演出,凡是有部队住的地方,哪怕只是一个班,我们也去演出慰问。为此,我们从商州城出发,经过丹风、商南,过丹江到白玉、竹林关,又沿银花河过中村,经山阳到镇安,最后,从柞水经红岩寺、九间房、杨斜,于1950年6月底回到商县,历时三个月,走遍了商洛的县城以及大部分集镇乡村,走遍了山山水水沟沟岔岔。可以说是八千里路云和月,宣传演出百余场,宣传教育了部队和群众,锻炼提高了同志们的革命精神。 我们走到哪里,宣传演出到哪里,受到当地群众和部队的热情欢迎。我们听取部队开荒大生产的动人事迹,也听取群众的生活反映。在白玉的商南独立营驻地,一个老太婆向我诉说:解放军来了,我们回家安生做庄稼;中央军来了,我们都跑到山上树林里藏起来。现在我们安生了,不怕了。我当时牙疼得厉害,儿童团给我用烟袋薰。老太婆说:“旱烟加些蛇皮,一熏就好。”儿童团的孩子们就找到蛇皮旱烟,让我抽着薰,还确实起了作用,牙渐渐不疼了。 1952年7月,部队精简整编,文工队宣布撤销,同志们分别调往各个新的战斗岗位。军分区机关留下少数同志,仍然积极开展兵学兵、兵演兵活动,每次参加省军区演出比赛,多是占到奖项的百分之七十,并曾选调兰州军区和总政的全军文艺汇演。 商洛地区第一支革命文艺队伍的三年多艰辛而光荣的历史将永载于商洛的革命史! (作者刘靖明,系商洛市商州区军干所离休干部、原商洛军分区后勤部政委) ——本文由商州区军干所领导任晓明提供 (编审:徐刚民)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 |
- 上一篇:红军战士徐师爷
- 下一篇:协会开展“重走八里沟、探寻红色足迹” 主题采风活动